图书前言

2008年7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计算机应用一直是推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原动力。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减轻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来,人们研究能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机器,正是在这些动力的驱动下,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研究与探索,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计算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系统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Internet的出现,带来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后来的对等计算、普适计算,尤其是最近出现的网格计算、透明计算和云计算,扩大了系统资源的透明与共享及计算能力。目前,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展现出锐不可挡的强大生命力,科学界与企业界寄予无比的厚望。大数据成为继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蓬勃发展以来的又一次IT工业革命。

计算机学科又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科学就是不断提出模型并且进行验证的过程,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技术是指一般的理论到特殊应用的演绎过程。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导论教材,主要论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要内容,通过12个基本部分的叙述,集合了计算机领域各个方面的概念性内容,但不深入讨论这些内容的理论与技术细节,主要包括: 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工作原理、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系统、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等内容。对于近年来先后出现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基本内容,在本书中也初步进行了介绍。

在本书中,注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部分知识处于概念性阶段,强调的是基本概念而非数学模型。例如,程序存储概念、算法与数据结构的概念、算法与模型的区别等,进而突出程序就是算法加上数据结构的理念、程序语言、程序结构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数据库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基于SQL的关系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各种媒体的文件格式描述及主要应用、网络的功能与基本结构、协议与算法的区别、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方法学、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等。在最后部分,对计算机专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作了基本介绍。学生通过这部分学习,可以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观念。

通过“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广泛地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概貌,并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走进计算机世界的大门,为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学习本书不需要计算机科学、编程或数学方面的先决知识,书中的内容也可作为编程课程的预备知识。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