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一版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就需要培养大批通晓国际物流知识的专业人才,因此,“物流经济地理”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教育,可使学习者建立国际物流的空间(地域)概念和意识,了解地区特点、差异及全球格局,有利于开展工作、研究问题。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经济地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研究物流布局、发展条件和规律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物流经济地理所具备的综合性、地域性和实践性优势,使之可以参与世界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研究,制定我国及省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可以参与物流问题的论证及综合评价等任务。在我国目前实施全方位开放和对外贸易多样化政策的条件下,物流经济地理的实践性任务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本书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共11个课题。模块1为物流经济地理国内篇,包含5个课题,主要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物流布局的条件和原则,我国农业、工业、商贸物流地理和运输物流地理等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对我国物流经济地理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学习模块2的内容打下基础。模块2为物流经济地理国际篇,包含6个课题,主要包括国际物流发展概况、国际物流中的海洋运输、国际物流中的多式联运及陆路运输、国际物流中的航空运输、国际物流中的管道、展会运输、国际旅游地理与物流等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对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全书结构合理、体系完整、重点明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本书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高职高考院校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物流人才的需要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各位专家编写的,该书也适合于从事物流事业的在职人员学习或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本书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吕项生副教授主编,并负责本书总体结构设计和统稿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外运安徽公司、安徽省进出口商会、安徽省国际货运协会和安徽省快递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周宝昌、蔡得林、潘向龙等物流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李娟、何良静、张馨、任平、张东庆、叶颖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和统稿工作。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参考了有关的书稿和研究报告,上网查阅了最新的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专家、学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批评、给予指正。反馈邮箱: wkservice@vip.163.com。

                                                                                                                            编者

          2013年7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是在《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和编写的,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和产业布局发生很大变化;二是物流行业发展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三是读者对第一版提出的反馈意见。

《物流经济地理》(第二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体系和模块结构上进行了一些删减,由原来的11个课题变成10个课题,删去国际旅游地理与物流课题部分;二是在内容上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更新,及时添加新内容和新变化;三是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增减;四是加强行业、企业和专家的指导和参与,共同开发教材,以增强教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各位专家编写和修订,既可满足全国高职高考院校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物流人才的需要,也适合于从事物流事业的在职人员学习或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本书的修订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吕项生组织,负责本书总体结构设计和修订工作。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外运安徽公司、安徽省进出口商会、安徽省国际货运协会和安徽省快递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周宝昌、蔡得林、潘向龙等物流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对本书的修订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李娟、何良静、张馨、任平、叶颖等参与了部分修订工作。

本书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书稿和研究报告,并查阅了网上最新的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专家、学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批评与指正。反馈邮箱:wkservice@vip.163.com。

                                                                                                                            编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