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衔接人和管理的基础性学科。它融合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研究管理实践中,人、群体以及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认识、解释、预测和管理人的行为。它以重视人的作用为出发点,强调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核心,以提高效率为目的。该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深刻理解管理的本质,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运行规律的揭示,解决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管理突出地表现为对人的管理。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收国内外管理心理学对于相邻学科的理论,并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保持固有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外,更加突出了实用性与时代性,将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之后,掌握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学会通过分析各种社会心理现象,运用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以理引例,例评结合,论评照应
(1) 以理引例。本书各章节,首先阐述相关方面的理论,且要言不烦,力求主题突出,最后给出一个案例,旨在引领读者了解和掌握理论要点。所用案例力求具有代表性,这就形成了以理引例、例中寓理的格局,把枯燥的管理理论融入生动的管理实例中,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例评结合。展示案例以后,在每章末尾都会以理论为切入点,对案例加以评析,形成论评照应、前后连贯、环环相扣的效果,与读者共同领会案例中的成功妙趣。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意见》中有关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最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编者在教学内容上实施了改革,能够使学科发展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定位相适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优秀教学成果,保持学科先进性,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学术性与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全面阐述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内容上,对管理中各方面的因素加以详述,注重“新”,讲求“用”,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相结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及社会相关专业培训的基础教材,也可供各层次管理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的编写人员都是从事管理心理学教学的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书中很多内容和案例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全书由陈岳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第1、7章)、陈非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第9、10、11章)任主编,由窦路明(山西省心理教育学会,编写第6、8、12章)、李怀萍(太原心理教育学会,编写第2、3、4、5章和附录)任副主编,赵志一、郭城等人参编,魏晓磊参与了课后习题的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汲取了国内外学术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借鉴了一些相关著作,在此对这些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关怀和指导管理心理学专业的前辈谨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