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目前,国内外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教材较多,但大多数教材着重C语言基本语法规则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学生学完之后并不能真正掌握和灵活使用C语言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有很多教材,是为了让学生学完后参加全国或者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而编写的,其内容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再加上目前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考试内容和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真正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编写高质量的C程序设计教材和对应的学习指导与上机实践教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其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水平,对学生来说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套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初学者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旨在帮助读者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和领会C语言的特点和本质,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和模拟试题分析等,其基本概念和规则的表述更为科学、文字更为精炼通顺、数据更为准确有据。在内容上,增加了C在数据结构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际的开发范例等。案例程序都给出完整的注释、运行结果和分析说明,所有习题和上机实践题也都增加了参考答案或分析和解答提示等,以利于读者自我解题时进一步参考和对比。对考试模拟试卷的解析,力求更为详尽、准确和重点突出,让读者明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更为方便读者的自我练习、检查和理解、掌握,尽量做到一题多解,着重对读者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近年来实际教学过程中,读者使用初版教材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反馈意见,我们组织编著教师和授课教师总结讨论、分析提炼,经过细心筛选、整理,重新编著了《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和《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指导与上机实践(第2版)》,纠正、修改和进一步完善了初版教材的内容,增加了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相关的新章节。另外,我们本着“不求全面,但求实用”的理念,尽量让读者都能寻找到各个知识点的方向和途径,指引出什么问题应该从哪些地方寻找答案。不仅仅局限于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描述,也把与程序设计相关的其他知识加以阐述,特别介绍C语言在其他交叉学科和相关领域中的新应用,让读者对C程序设计在整个学科体系、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工程实践背景等中都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指导与上机实践(第2版)》的编写,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

(1) 既能作为一本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教材,又能作为一本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指导教材,还可作为一本探讨C程序设计学习和实践的艺术书籍。

(2) 突出C语言的应用重点和难点,但不拘于具体语法细节的学习指导,而更注重C语言的应用实践环节的上机实训。紧密联系教学实践,在教材中力求反映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各类疑难问题,从学习的角度对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和提炼。

(3) 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设计思路,让读者能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应用举例讲究经典实用而且丰富有趣,注重前后章节例题的连贯、一致和逐步深入。

(4) 主要面向初、中级读者群,又能兼顾高级读者的一些需求。内容在深浅选择上,既适合大多数初学者,又能满足少数高级读者深入学习的需求。先讲解基本知识,再探讨深层次的若干问题,以引起高级读者的兴趣。尽量把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映到教材编写中,并加以解决,所以不但适用于学生,也对教师有一定的作用。

(5) 进一步完善初版教材中的学习指导内容和上机实践题目的设计,突出重点,加强应用,力求表述更为科学、阐述更加准确。所有例题、习题和上机操作题,都经过调试、运行和分析,以更好地方便读者进行自我测试、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6) 增加大量的例题、实验上机题和考试模拟试题等,在附录中增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考试的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等,对各个考点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真正理解和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设置各种不同层次、等级的题目,以适用于不同的读者对象。

(7) 增加C语言在其他工程实践项目中的应用,让读者进一步理解C语言在各个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实践情况,激发他们运用C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兴趣,切实提高他们应用C程序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全书由刘韶涛进行全面的修订、补充和完善。此外,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缑锦、田晖、王靖、范慧琳、余坚等同志,对教材和习题指导教材的再版给予了全程的指导和关心,并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华侨大学教务处和教材科,也对教材的编写和立项等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是shaotaol@hqu.edu.cn。

 

作者寄语

编  者     

201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