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时间表里,本书的历史算是很长了。最初的文本和全部的研究方法(包括5个“篮子”的方法论)都是源自1997年的一个课程,目的是对英联邦国家的政府官员进行信息通信科技(ICT)政策方面的培训。2004年,Diplo基金会发布了印刷版的互联网治理材料——名为《互联网治理——议题、行为体和鸿沟》的小册子。这个小册子成为信息社会图书馆(Information Society Library)项目的一部分, 是由斯特凡诺·宝迪(Stefano Baldi)、艾都尔多·吉尔博斯泰恩(Eduardo Gelbstein)、约万·库尔巴里贾(Jovan Kurbalija)发起的一个Diplo基金会倡议。2008年“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在印度海得拉巴召开之际,与印度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IXI India)合作出版修订版本《互联网治理入门》。2009年与埃及信息通信技术部合作出版的第三版。2010年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组织秘书处和欧盟合作出版第四版。2011年的第五版是与阿塞拜疆外交学院合作出版的。第六版的出版时间是2014年9月。已故的艾都尔多·吉尔博斯泰恩对网络安全、垃圾邮件和隐私部分作出了巨大贡献。
感谢日内瓦互联网平台数字观察(GIP Digital Watch )馆长小组,他们为2016版本中很多部分的更新作出了贡献,他们是Radek Bejdak, Stephanie Borg Psaila, Katharina Hne, Tereza Horejsova, Arvin Kamberi, Aida Mahmutovic', Adriana Minovic', Virginia Paque, Roxana Radu, Vladimir Radunovic', Barbara Rosen Jacobson, Sorina Teleanu. Stefano Baldi, Eduardo Gelbstein和Vladimir Radunovic'。最后,也向其他同事的评论和建议表示致谢。
衷心感谢中国互联网协会曾于2005年翻译出版过本书第一版的中文版,中国互联网协会的孙永革老师是本书第一版的翻译者,也是我的老朋友,是她直接促成了本书第七版的翻译出版。感谢本书第七版中文翻译团队的鲁传颖先生、惠志斌老师和刘越老师为本书翻译付出的心血;感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给予的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的崔保国教授为推动本书的出版做出的努力;感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的李晓东主任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纪海虹老师为本书出版付出的心血;还要感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杭敏、何丹嵋、陈媛媛、林扬、韩博、刘金河、金文恺等老师、同学们以及各位团队成员对于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