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本书为“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之一,着重回顾和总结21世纪以来国内外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理论、方法、应用三个方面的最新发展。

全书共分七章。第1章概述20世纪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发展,然后着重介绍21世纪初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情况和近十年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脉络。第2章介绍系统、层级、元功能、语境、选择与盖然率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和表述。第3章围绕适用语言学、评价系统、多模态、生态语言学、语义发生学、语言类型学、语法隐喻、功能句法学等话题介绍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第4章概述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包括元功能、评价系统、多模态、语法隐喻等话题,以及适用语言学、生态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应用研究等领域;探讨了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内容包括跨学科/超学科研究、语料库与功能语言学、认知科学与功能语言学、功能认知观、加的夫语法的个体认知观、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多模态话语分析、语言类型学

研究等。第5章从功能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与文体学、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第6章着重概述了中国语境下的功能语言学应用研究,内容涵盖功能语言学的中国渊源、功能语言学中国化的挑战与机遇、汉语功能语法、功能语言学与中国外语教学、功能语言学与中国医疗保健研究等话题。第7章概述功能语言学在理论、方法、应用三个方面的新发展,进而尝试对这些新发展进行评述。第8章对功能语言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研判,包括适用语言学、生态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跨学科/超学科研究、系统功能音系学、系统功能字系学、功能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面。

本书由刘承宇和苏杭负责全书整体框架设计,各章内容分别由以下功能语言学新发展研究人员撰写:第1章“功能语言学学科发展概览”由刘承宇撰写;第2章“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和表述”由向大军撰写;第3章“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新发展”各节分别由苏杭(3.1节、3.3节)、汤洪波(3.2节、3.8节)、伍小琴(3.4节)、李淑晶(3.5节)、刘承宇(3.6节)、黄磊(3.7节)、向大军(3.9节)撰写初稿,苏杭统稿;第4章“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各节分别由赵常友(4.2.1节)、苏杭(4.2.2节、4.3.1节、4.3.2节、4.3.3节)、伍小琴(4.2.3节、4.3.4节)、汤洪波(4.2.4节、4.2.6节)、李淑晶(4.1节、4.4节)、单菲菲(4.2.7节)、向大军(4.3.5节)、

黄磊(4.2.5节)撰写初稿,李淑晶统稿;第5章“功能语言学应用研究”各节分别由向大军(5.1节、5.5节)、赵常友(5.2节、5.3节)、单菲菲(5.4节)、苏杭(5.6节)撰写初稿,向大军统稿;第6章“中国语境下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各节分别由刘承宇(6.1节、6.3节)、赵常友(6.2节)、向大军(6.4节)、单菲菲(6.5节)撰写初稿,苏杭、刘承宇统

稿;第7章“功能语言学新发展:概述与评价”各节分别由苏杭(7.1节、7.2节)、刘承宇(7.3节、7.4节)撰写初稿并统稿;第8章“功能语言学发展趋势:预测与研判”各节分别由刘承宇(8.1节、8.9节)、汤洪波

(8.2节)、李淑晶(8.3节)、黄磊(8.4节)、苏杭(8.5节)、徐微(8.6节)、向大军(8.7节)、苏杭(8.8节)撰写初稿,刘承宇统稿。全书内容由刘承宇、苏杭最终统稿、审校。

功能语言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产生以来,在国内外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应用领域广泛丰富。本书聚焦其在21世纪以来的新发展。由于头绪纷繁,内容繁多,难免挂一漏万,总结概述难免主观片面,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刘承宇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