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三版前言

《经济法基础(第三版)》是在《经济法基础(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 而成的升级版,面向的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尤其是应用技术型院校经济贸易类和工商管理类(以下简称经管类)专业的学生。

对于应用技术型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经济法课程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意识、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无疑有助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能的提升。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经济管理活动中能否运用法商智慧,像懂法律的管理者那样思维并合规经营,是其现代营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一直以来,经济法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各类经管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因而,这门课程颇为重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法律基础知识薄弱、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要求高等),很多应用技术型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害怕”学习经济法课程,觉得内容枯燥、难懂、不会应用,以致严重影响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行、修订,意味着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信息化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新一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学习行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主体,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是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亟需得到改善,以积极应对这种变化。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调研与试验,我们认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基于OBE理念和新形势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偏好,以学生综合职业素能的培养和提升为中心,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来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升教学质效。

因此,《经济法基础(第三版)》基于OBE理念,以新形势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背景,紧密结合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经管类职业资格考试(CPA、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所涉及的重要经济法律知识,以确保学生在校所学与就业所需紧密结合。全书共分为十一章,重点阐述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法基础(第三版)》以经济法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乐学善用为目标,力图贯彻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推动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理念的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教学,教材设置“引例”“课堂讨论”“知识加油站”“实务应用”“法务实训”“法务拓展”等栏目,并结合漫画、图表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教材在内容表述上,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案例分析经典鲜活,并寻求二者的契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制度、提升法律思维能力;用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一些重要的理论、法律制度、法条、案例等,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经济法基础(第三版)》每章均设置了综合实训,书后附有综合模拟试题,通过大量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题目多角度考查现代商务活动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制度,使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切实提升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为了便教利学,《经济法基础(第三版)》提供立体化动态教学服务,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视频,习题答案,法律、法规查询系统,经管类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配套练习题和模拟试题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右侧二维码,也可直接与作者(elaw98@126.com)联系。

《经济法基础(第三版)》的撰写工作由国内多所院校的一线资深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共同完成。《经济法基础(第三版)》由刘泽海任主编,薛建兰、李之琳为副主编。具体分工为:刘泽海(河南工业大学)撰写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三节、第七节)、第六章(第二节)、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张长军(河南晟大律师事务所)撰写第一章(第三节)、第十一章(第五节);刘蕾(广州商学院)撰写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周玉利(湖南科技大学)撰写第二章(第三节);黄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撰写第三章(第一节)、第六章(第四节);田龙山(荆州教育学院)撰写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李之琳(黄山学院)撰写第四章(第二节、第四节);赵亮(东北大学)撰写第四章(第五节);睢利萍(河南科技学院)撰写第四章(第六节)、第六章(第一节);邬云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撰写第五章;钟金(华东交通大学)撰写第六章(第三节)、第十一章(第四节);陈彦晶(黑龙江大学)撰写第七章;刘新民(华东师范大学)撰写第八章;万淑聪(河南精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第九章;薛建兰(山西财经大学)撰写第十章。《经济法基础(第三版)》的综合实训和综合模拟试题由刘泽海提供。高留志博士、蒋军洲博士对部分稿件进行了审阅和修改;全书由刘泽海统稿。

在编写过程中,邬云霞、田龙山老师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赵廉慧博士、周友军博士、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姜强博士为《经济法基础(第三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资料,太原技师学院的孟治宇老师为《经济法基础(第三版)》制作了插图,他们为《经济法基础(第三版)》特色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经济法基础(第三版)》的撰写、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书籍和资料,鉴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将主要参考文献附于书后,在此,谨向所有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经济法基础(第三版)》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多方指导,在此深表谢忱。

虽然笔者秉持“匠人”之心,以“止于至善”的理念,尝试着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内容的不足、欠妥甚至是错误之处,敬祈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下次修订时做到“从善如流”和“与时俱进”。

 

202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