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用居高临下的视角展现人间美景

自大学接触摄影至今已有十年,最初,我只是想把摄影当成工作之余的一种爱好,后来,我意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我对摄影始终抱有很高的期望,仅以业余时间投入摄影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自我。终于在2018年,我鼓起勇气辞去了互联网运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摄影

事业。

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让艺术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革新让艺术更广泛地走向大众,后现代主义思潮也降低了艺术行业的门槛。2015年,消费级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始普及,当时我就意识到,影像相关行业即将迎来变革,尽管时至今日仍有人对无人机航拍持保守态度。

正如摄影技术诞生时,人们称其为机械手段无法成为艺术一样,许多人对无人机航拍也产生了诸多质疑,或是说不够清晰,或是认为都飞高了拍得雷同,或是觉得非人类能够看见的视角不够“接地气”。事实上,清晰度从来不是评判好作品的标准,航拍也并不是飞得越高越精彩。至于美的宗旨,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要求,是方寸之间的事物能够体现出方寸之外的自然元气和无限空间,有时候越过人的视角,像鸟儿一样俯瞰大地,也许能够更深远地看见事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

无人机普及不过几年的时间,至少在技术操作层面看来,所有人学习航拍都是从零开始,对于年轻摄影师来说这是机会,对于资历较老的摄影师来说这是挑战。而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自2018年开始,移动短视频时代到来,网络媒介的形式从图片逐渐向视频转变。在信息技术向前狂奔的世纪,我坚信包括艺术在内形成人类社会基础信息的载体仍会有新的形式

出现。

我们要明白一点,航拍相比于传统摄影,视频相比于照片,不过是技术操作形式上的革新,尽管在创作思路上也会有不同之处,但是对于形象画面的欣赏终需一个分辨是非美丑的心灵,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摄影师及航拍师最大的优势。

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普及让不少人为了过一把飞行瘾而投身其中。经常会遇到刚入手或者准备入手无人机的新手问我,怎么做航拍?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航拍二字可以分开理解,“航”是操控无人机,“拍”是摄影。航是实现拍的方式,想“航”得好,需要学会操控无人机,在各种环境下安全稳定地飞行;想“拍”得好,需要学会摄影相关知识,包括相机参数、画面构图色彩光线、后期软件制作等,以及建立在技术之上的审美。

有少部分人只是追求“航”的刺激,那是生理上的快感,而“拍”出好照片则是精神上的美感,美感才具有永恒的价值。新手入门航拍,要明白在尊重规则的框架下才能实现创作上的自由,时刻清楚自己要拍的是什么,这也许是我能给出的最好回答。

拍什么关乎的是我们的认知和审美。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写道:“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在旅途中,我们并不是把路上看到的所有景象全部或者随机拍下来。而当我们遇到一个能够唤起心灵的场景,触发我们对美的感知,那是储藏在内心深处关于溪流奔向远山的景象,投射到现实中,一旦与旅途中的某一处景观发生相似匹配,就会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和拍摄欲望。

这样看来,心灵中储藏的印象越多,对真善美的认知越丰富,就越能够把握住自然中稍纵即逝的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摄影师只是善于发现美”。由此可见,审美心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拍出好照片,心中要对好照片有足够多的认知,这就需要多出去采风,多欣赏别人的好照片,逐渐形成一颗审美心灵。在对美的感知有大量积累之后,如果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也就达到了创作上的自由。

我们拍过的照片,是自身审美意识在现实世界的投影,而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转化。从2016年接触无人机航拍以来,我以自己生活所在的南京为主要创作地,也会带着无人机去各地旅行采风,至今拍摄了超过30万个图片和视频文件,使用无人机航拍已成为我现在不可或缺的拍摄方式。

目前,我主要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账号:青锋Fing影像)发布短视频作品,在图虫网发布图片作品,作品在全网的浏览量近2亿次。我也先后接受过江苏卫视新闻眼及《创意世界》《畅游江苏》《现代快报》的专访;航拍作品曾登上人民日报微博及《中国旅游》《环球人文地理》《摄影之友》等杂志,期间获得了不少航拍奖项。

航拍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效率。不管是面对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航拍都赋予我们更加便利的拍摄手段。科技的进步正在消融专业和非专业的界线,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业余创作者有足够的水平与专业摄影师同台竞技。

本书是以大疆御系列无人机操控为主要内容的航拍入门指南,非常适合正在学习航拍或感兴趣的新手朋友。书中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新手入门,介绍在安全飞行的前提下,常见的航拍运镜方式和构图技巧。

第二部分为高级航拍,介绍操作软件DJI GO 4.0中各种智能飞行模式的应用场景及所能达到的效果,这些创意效果可使旅行中的拍摄变得十分出彩。

第三部分为延时摄影,介绍延时摄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技术,延时摄影在拍摄空镜方面拥有十分优秀的表现,合成的素材也具有更好的商业价值。

总之,如果读者能够掌握本书中介绍的航拍技巧,则可在技术上达到自由操作无人机的

状态。

本书提供全部案例的素材和效果文件、教学视频,以及完备的PPT教学课件,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

      

最后我想说,学习别人的经验固然可以少走弯路,但勤于练习才是我们进步的唯一动力。愿你在一次次的飞行中,在自然的遇见与艺术的领悟中,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叶序(青锋Fing)

于2021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