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FOREWORD

《机械工程导论》紧扣课程目标,紧贴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满足机械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的教学需要,

被多所高校选作“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的配套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进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并全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机械工程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教材使用过程中,许多同仁也对教材修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教材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或增删,增加了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把智能制造单列为第8章。

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 增加了1.4节“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系统介绍了我国“十三五”时期机械工业取得的主要成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十四五”机械工业发展目标、中长期发展目标及战略任务。

(2) 对2.3节“机械工程师培养”内容进行删减和替换,使之更精练。

(3) 重新编排了3.1节~3.3节和3.6节内容,修订了力学、数学、材料等学科基础知识的介绍及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内容; 增加了人文与科技发展辩证关系的介绍; 根据其内容修订了3.1节~3.3节和3.6节的三级标题。

(4) 6.3.1节中补充了机器人分类; 6.3.3节中增加了MEMS系统组成、器件以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中应用的介绍。

(5) 增加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关内容,单独列为第8章,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及研究领域,并把5.6.5节智能制造的内容合并到第8章。

(6) 纠正了第1版中的个别文字及印刷错误,进一步提高了教材撰写的规范性。

本次修订工作由南京理工大学袁军堂教授主持完成。教材第1章由袁军堂负责修订,第2、3、6章由殷增斌负责修订,黄雷、袁军堂编写了第8章。袁军堂、殷增斌负责统稿。

本教材的修订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修订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未一一进行标注,同济大学提供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机械工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加之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2021年7月

前言

FOREWORD

机械是高等工科院校开办最早的四大工科专业之一。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机械是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人、资金、能量、材料、机械)之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机械工程的每一次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21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兴起,机械工程也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文化等交叉、渗透、融合,各种新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控制理论,如智能制造、3D打印、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绿色制造等不断推陈出新。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所学专业涉及的课程和研究领域,明确新时代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类专业导论课程的配套教材,不涉及过深的专业内容,力求内容精练、深入浅出。除介绍机械工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外,大量融入现代机械设计、先进制造、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的最新发展成果,希望初学者通过学习对机械类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今后的从业领域有所了解,提升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教材共分9章,由袁军堂教授担任主编,殷增斌副教授、汪振华副教授担任副主编,陈刚副教授、童一飞教授参编。编写分工如下:  袁军堂编写第1、9章,殷增斌编写第2、3、6章,汪振华编写第4、5章,陈刚编写第7章,童一飞编写第8章。全书由袁军堂、殷增斌统稿。

《机械工程导论》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工程知识的教学用书或参考读物。

教材编写完成后,华中科技大学吴波教授、同济大学吴志军教授、湖南大学杨旭静教授、海军工程大学崔汉国教授、东南大学倪中华教授共同对教材进行了审定,对书稿的完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提供了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案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未一一进行标注,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机械工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加之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