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数字化供应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的,对供应链全业务流程进行计划、执行、控制和优化,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整体规划的数据融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网状供应链体系。数字化供应链的目标是优化供应链的运作,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分销和交付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协同、透明、高效和智能化的管理来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供应链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企业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特别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供应链是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库存成本、保障高效交付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助力企业打造差异化、成本领先、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当前,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传统供应链存在信息缺失与滞后、多主体协同困难、内外部复杂性上升等问题,常常导致供应链中的企业运营成本高、需求响应速度慢、交付水平低等后果,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数字化新模式、新场景层出不穷,使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供应链模式已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必然趋势。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具备全世界品类最全、链条最完整的供应链。强大的供应链既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关键发力点。当前,无论是数字中国还是供应链强国建设,都迫切需要数字化供应链支撑,同时也对数字化供应链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修订)》,立足供应链和数字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编写团队在教材开发过程中,使本书形成了如下鲜明特色:一是组建“校企”双元、“校校”联合的编写团队,切实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为贴近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跨界融合趋势,特邀请了来自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等领域的企业专家和职业本科高校教师组成“校企”双元、“校校”联合、跨专业开发的团队,既突出了本书的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实用性,又拓展了教材的宽度和广度。二是落实二十大精神,将数字中国建设的驱动引领贯穿于全过程,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在每个项目都设置了“素养目标”“数字中国”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全面提升数字素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注重时效性和实效性,系统梳理应用方法和实施步骤。本书聚焦于近年来数字化供应链的真实应用场景,系统阐述实施步骤,便于读者学中用和用中学。四是配套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个性化自主学习。为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本书配套开发了教学大纲、PPT、习题、实训、案例、微课、视频等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本书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王桂花教授和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白帆教授担任主编,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张爱玲老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李国彦老师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杨虹老师担任副主编,并组织团队共同编写。编写分工如下:王桂花、李国彦和京东集团许闪光编写项目一至项目四,张爱玲编写项目五和项目六,白帆编写项目七和项目九、杨虹、李国彦共同编写项目八,京东集团和厦门易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部分实训素材,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学者的相关著作、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公布的标准和资料,可以说,本书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凝结了众多学者和供应链管理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本书案例来自华为、京东等几十家国内外企业,感谢这些标杆企业的示范作用。在此,向所有相关学者、供应链相关标准和政策制订者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业务实践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本书的编写还得到了很多企业专家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数字化供应链方兴未艾,理论方法和应用实践都在不断推陈出新,竭诚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促使我们不断改进与丰富本书内容。同时,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