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技术经济分析是指对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包括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的预测效果进行分析,作为选择方案和进行决策的依据。现如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建设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其实现方法的科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本书以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为读者对象,旨在帮助更高阶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技术经济分析的思维模式及相关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研究工作,帮助其掌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知识和能力。技术经济分析所需的知识主要是指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理论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理论、条件可比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科学预测理论、和谐发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效益评价法、技术经济评价法、方案比较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法。而技术经济分析需要掌握的能力是指对研究问题的定义和在不确定状况下进行决策。只有清楚地定义了研究问题,才能正确地设计和实施研究;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决策都是在不确定的状况下进行的,因此,要进行不确定性评价,具体内容会在教材正文中详细介绍。另外,由于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性很强,教材内容组织强调知识的应用性,提供了许多与实际相结合的例题和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共有12章内容,包括绪论、技术经济分析的研究过程、二手资料的获取与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评价、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管理领域中的定性研究方法、管理领域中的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设计方法与技巧、抽样技术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数据分析、市场特征与市场因素分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优秀的教材、文献、著作、政府法规等,框架结构主要由张宁、杨伟设计主编,第1、2、3章节内容由张宁、邓清晨编写,第4、6、7章节内容由陈欣子林、董宏纪编写,第5章节内容由张宁、何张林编写,第8、9章节内容由吴家俊、董宏纪编写,第10、11章节内容由江梦琪、郑登攀编写,第12章节内容由曹治杰、张宁编写。最后由张宁、杨伟、董宏纪、郑登攀进行统稿审稿。全书的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在此表达对以上各位作者极大的感谢和敬意。尽管编者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精心编写了本书的每一章节,但由于技术经济学分析的应用性很强,理论上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在实践中仍在不断探索,国家也在不断更新规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对本书的资助,让作者有机会将二十多年来的中国技术经济分析与方法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最终以教材形式与各位同行、同学、同盟等见面。

“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课为“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相关课件及资料可在浙江省研究生课程联盟平台进行学习和观看。

全书的内容框架

作者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