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

自2005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人,2025年创纪录地达到1200万人。高校和社会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共同富裕进程的节奏,关系到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单靠国家政策是无法完全解决的。本质上,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理想就业单位、目标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不匹配。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过去20年来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教研实践与成果,鉴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动态发展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开始,并贯穿本、硕、博的各个求学阶段。

据调研,迷茫是大一新生的常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道路选择多样化以及缺乏规划引导。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有单一的高考目标,但进入大学后却面对大学校园中多元化的目标群,不少同学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本科毕业后面临就业、读研、留学、创业等多种选择,大部分同学在缺乏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引导的情况下,难免随大流,难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近年来,我国的“双一流”大学普遍实施了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方案,地方高校也纷纷效仿,形式多样。这一轮教学改革中,一个核心内容是: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专业是不确定的,进入大学后,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课业成绩等,在一定范围内再选择专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及其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焦虑,却使很多同学在大一阶段更加迷茫,不少同学将大一过成了“高四”,拼命刷GPA(通过重修成绩较低的课程或提高后续课程分数来提升整体平均绩点),以便在大一结束后有足够的实力挑选心仪的专业。

2020年以来,全球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给许多同学的职业决策又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变了,大学新生的迷茫却始终未变。课堂上,笔者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

你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凭借高考成绩进入大学的,都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班级甚至省市的排名;四年或六七年后离开校园,你的排名会有所改变吗?会提高还是降低?为什么?

你是否想过,四年或六七年后离开大学校园时,能够凭借考试成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吗?

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会对你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

你负责任地为自己未来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做过考虑吗?

你们中的不少人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时就已决定读研,可是你思考过考大学与考研的区别吗?

你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吗?要选择什么途径呢?

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原本迷茫的眼神中渐渐有了神采:上大学原来是要思考这些问题并付诸行动的!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身心夯实你的知识基础;可能是你最后一个可以将大把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自2005年起,“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2013—2019年,“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更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类似报道频频见报。然而,随着应届毕业生人数破千万,又赶上因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再次刷新了应届生的就业难度。

不过,如果具体分析大学毕业生的个案,却不得不让人产生以下疑问:

在大环境一致的前提下,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有些同学虽然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甚至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而有些未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却找到了令人羡慕的理想工作呢?

为什么有些本科毕业生凭借自身努力找到了自己满意、别人羡慕的工作,而有些硕士毕业生却遭遇了就业难的困境呢?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考入大学,哪怕考入重点大学,也已不能为未来职业提供保障,高校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不再主要取决于他们所考取的学校和专业,而越来越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如何度过。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如何把握这个“丑小鸭变天鹅”的奇迹不断涌现的时代机遇。

本书循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轨迹,伴随大家度过初入大学时的新奇与兴奋,以及随之而来的迷茫与焦虑。从同学们在本研各个学习阶段面临的各类问题着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示在校大学生常见的生涯困惑,并依据生涯发展理论及其应用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行动建议。书中的案例皆为近年来在校本研生在自我认知、专业探索、职业规划及职场适应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总结,其中大部分曾在“大学生学业与生涯规划2008”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反馈,对在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同学们能够尽快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目标,制订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行动方案,通过积极行动,提升进入职场所需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度过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信心满满地离开校园、进入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