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一人公司实现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一个本科学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女生,职业经历从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到国企银行客户经理,从新西兰留学顾问到新西兰本地品牌营销经理,后来又把副业“人生教练”变成了主业,成为一名个人品牌商业教练。在毕业十年里跨行五次,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职业定位,却未曾料到我从一个追求稳定的职业人士,逐渐转变为拥抱变化、热衷于创新和个人成长的一人公司创业者。我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不同的尝试和自我怀疑。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工作、生活和创业有了全新的理解。本书的创作,源于我个人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我对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洞察。
22岁出国留学的我,以为毕业后会去大城市知名外企做一名高级白领。穿着高跟鞋和漂亮的职业套装,昂首挺胸地走在干净明亮的写字楼里,那曾是我读大学时最向往的职业生活的样子。
23岁在大城市工作的我,如愿成为一名外企员工,却发现自己如此渺小,看不见职业发展的未来,所领的薪水远远无法让我在大城市里安家落户。当我开始习惯每天4小时的通勤时间、随便靠外卖填饱肚子、回到家就躺床上刷手机的日子,我发现自己活成了一个麻木的工具人,毫无生活质量。这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放弃了大城市的白领梦,选择裸辞回到了五线城市的家乡,考进了一家国企银行。我以为从此便会过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闲散生活,于是计划早早结婚生子安顿
下来。
25岁,我和同事谈恋爱,拥有了一段稳定的关系,工作也快速上手,备受领导器重。可是,我发现自己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应酬,也忍受不了大量的加班、开会、培训。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一直向往的工作生活方式,都是外界赋予我的期望和社会标准下的成功模板,而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即便在别人看来我已经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我依然感到不幸福。
我开始意识到,在我过去二十多年受教育和初入职场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抛开外界的期望,我到底想要成为谁?真正能让我感到幸福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一种方式,既能实现职业的成功,又能保持生活的自由和灵活?
为了找到答案,我27岁的时候选择和伴侣一起裸辞出国,放弃过去的工作履历、学历背景、人脉资源,一切从零开始,去探索职业和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在新西兰工作之余,我尝试了十几项副业,见识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遇到了各行各业的一人公司创业者。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激情,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事业,并且过着自己喜欢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这种带着松弛感、做着热爱的事情赚钱,并且可以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了我。在我学习人生教练和给客户做一对一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还有一群人,他们和曾经的我一样,挣扎在不喜欢的工作和看不见未来的职业道路上,非常迷茫、焦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实现用热爱给自己创造一份事业,有的人却不可以?
32岁,为了实现我向往的自由人生,为了探索一条用热爱给自己创造一项事业的路径,我开始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尝试一人公司线上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实现了一人公司年入百万。在此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同时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由。我的伴侣也成了一名一人公司的创业者,在家里我们两人分别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白天互不打扰,做着各自的工作,偶尔说走就走去海边散步,晚上一起宅在家里追剧,工作日随时可以来一场错峰旅行。我发现,当我们将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追求的不再只是物质上的成功,更有内心的充实和成长时,工作便成了一种生活的艺术。
2023年,在帮助了一百多位专业人士打造个人品牌之后,我收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邀约,出版了第一本书《个人品牌打造:从0到1低成本创业》,我把自己的品牌营销经验和实战落地技巧总结成一套适合每个人用知识技能盈利的方法,这本书得到了很多读者的
好评。
2023年底,我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年入百万的一人公司是未来的趋势》,不到7天阅读量就破了10万人次,这也让我开始想要把自己实践经验总结成普通人可以复制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知道如何设计自己的一人公司商业模式。
这本书不仅是我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我对未来工作方式的一种设想。我坚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个体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一人公司这样小而美、灵活自由的创业方式去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本书里我分享了从建立个人品牌到发展和管理一人公司的全过程,以及我对于实现职业自由、财务独立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理解和实施策略。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每一位读者进行思考,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职业状态,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