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货币金融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金融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使学生对货币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完整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其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其今后学习金融学专业知识和理解金融业

的诸多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全书分为五篇,共有十七章,具体内容如下。

导论篇,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阐述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是研究货币金融学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运行的主要方式是以信用形式出现的,货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信用经济,进而引出了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第三章利息与利率,全面介绍了利率体系及利率决定、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这些内容是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

金融市场篇,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第四章金融市场体系,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继而引出第五章货币市场和第六章资本市场,解读金融市场的不同分类。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衍生工具产品,金融衍生工具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品种,而且由于其交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还推动了金融产品定价方式及理论的发展。因此,第七章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银行篇,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这部分是货币金融学的重要内容。第八章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概述性介绍。第九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介绍了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管理。第十章介绍了金融体系的主导和权威——中央银行的产生及主要业务。

宏观调控篇,包括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第十一章主要介绍货币需求理论,回答了“为什么需要货币”“需要多少货币”等基础性问题。第十二章货币供给理论,主要介绍货币的供给过程及货币供给模型,回答了“如何投放货币”的问题。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不均衡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引出了第十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无论出现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对一国经济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就需要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就是第十四章货币政策要回答的问题。

开放金融篇,包括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当今的中国已是“开放型经济体”,研究货币金融相关问题,必然涉及开放金融。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介绍了诸如外汇、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制度等基础性的开放金融知识,第十七章介绍了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问题,以保证本书的知识体系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总的来说,本书通过探讨货币的相关理论及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如何运行,回答了货币的作用、银行及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方面许多令人关注的话题。本书既可作为财经类、管理类和金融学专业学生修读“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投资者了解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参考资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使本书臻于完善。

编者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