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

作者:陈明

丛书名: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

定价:33元

印次:1-5

ISBN:9787302181606

出版日期:2009.04.01

印刷日期:2014.06.20

图书责编:谢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方面内容,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与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入门的普及教程。

2008年7月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应用一直是推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源动力。蒸汽机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们幻想能出现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机器,正是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计算的机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系统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 计算机学科又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科学就是不断提出模型并且进行验证的过程,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技术是指从一般的理论到特殊应用的演绎过程。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主要学科的概览知识,通过9大部分的叙述,介绍计算机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深论这些知识的技术细节。主要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内容。 在专业基础部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基础的理解和掌握;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注重程序存储概念的教学;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中,注重结合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部分中,注重程序结构和设计方法的训练。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的组成、冯·诺依曼机的特征,以及程序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专业核心部分设置中,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传统的计算机核心课程处于重要位置,应注意对学生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要求。 学习本书不需要计算机科学、编程或数学方面的先决知识,书中的内容也可作为编程课程的预备知识。 本书强调的是基本概念而非数学模型...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 绪论1

  1.1 计算机的产生  1

  1.2 计算机的发展  2

1.2.1 计算机发展简史  2

1.2.2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

1.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5

  1.3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5

1.3.1 计算机的特点  5

1.3.2 计算机的分类  6

  1.4 计算机的用途  8

  小结  9

  习题  9

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11

  2.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11

2.1.1 数制与转换  12

2.1.2 数的机器码表示  13

2.1.3 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15

2.1.4 计算机中的运算  16

  2.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6

2.2.1 运算器  17

2.2.2 存储器  18

2.2.3 中央处理器  21

2.2.4 外围设备  24

  2.3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6

2.3.1 指令格式  26

2.3.2 寻址方式  27

2.3.3 指令执行过程  28

2.3.4 指令系统的特性  29

  小结  30

  习题  30

第3章 程序设计语言31

  3.1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31

3.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划分  31

3.1.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34

3.1.3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35

  3.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  36

3.2.1 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37

3.2.2 数据类型  37

3.2.3 赋值语句  40

3.2.4 输入输出  40

3.2.5 控制结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