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辉
定价:4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29152
出版日期:2013.08.01
印刷日期:2013.08.12
图书责编:宋丹青
图书分类:教材
在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东方和西方两个各具特色的绘画体系逐渐形成。每当这两种绘画形态相互碰撞、相互挪用、相互融合时,新的绘画语言就会产生。中国水彩艺术就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发展。 然而,在东、西绘画艺术并生与融合的历史浪潮中,中国水彩艺术虽在绘画形式上有所建树,但在当下,中国水彩艺术在中西艺术观念、审美、技术及绘画语言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一区域一直是难以弥补的空白,在国外也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在纵向论述方面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和区别分析的状态;系统地论述中国水彩画艺术的中西融合理论也未被发现。基于此,本书根据西方绘画的规律、特点和中国水墨画的画道、画理,系统论述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通过对中西技术关系创作性的研究,围绕着“技进乎道”的绘画艺术辩证主题展开论述,“技”是本书研究的基石,“道”是论述的思维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以形成现代中国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为研究目标,来阐述中国水彩绘画语言的形成,从而奠定现代中国水彩画的国际艺术地位。 本书通过对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艺术思想、艺术美学和绘画技法等的不同进行纵向比较研究,通过对中西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不同画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书籍和论文资料的参阅、归纳,结合著作研究的宗旨,导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在形成世界现代水彩艺术趋势与中国本土绘画艺术传统的背景下,构建现代中国水彩画发展与延伸的整体面貌;通过对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经典之作的鉴赏与分析,对现代中国水彩画艺术理论与绘画语言如何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炼,把具体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到中国本土水彩画艺术与欧美水彩艺术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去。
张辉,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水彩画艺术表现与研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理工大学讲师:科研、获奖情况:。2004年十届全国美展作品〈〈有桂圆的静物〉〉入选,并在北京时代风采画展中获最佳作品奖2004年第二届李剑晨奖水彩展,作品〈〈鸟巢〉〉获银奖;2005年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鸟巢系列三〉〉入选;2007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带绿罐子的静物》入选2007年八届全国水彩展《阳光静物》入选1997年全国中青年水彩画展,作品《大漠》入选;1999年全国时代风采写生画展,作品《生命》入选;1999年九届全国美展作品《生命》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清华大学景观桥梁设计《双翼桥》获银奖;《弹璜桥》获铜奖。2005年12月青岛市生态别墅设计方案入围。2006年南京大屠杀博物馆扩建工程设计竞赛方案作品入围清华大学学位论文:〈〈从“由技进道”——谈现代中国水彩画的中西合璧〉〉相关论文:〈〈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运用〉〉〈〈从“星星之火成燎原烈焰”浅谈水彩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枝独绣——绘画风景三千尺〉〉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 出版发表 间水彩画《鸟巢》系列之一 张辉 作品 中国美协第二届李剑晨奖水彩展 2004水彩画《有桂圆的静物》 张辉 作品 文化部十届全国美展 2004水彩画《鸟巢》系列之三 张辉 作品 中国美协七届全国水彩展 2005水彩画《阳光静物》 张辉 作品 中国美协八届全国水彩展 2007水彩画《带绿罐子的静物》 张辉 作品 中国美协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07《论“知白守黑”哲学和“知白守黑”在水彩画中的阐释》 张辉 论文 装饰 2006年 月《谈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水彩艺术定位》 张辉 论文 美术大观 2007年10月《技之差异与融会——中西绘画色彩语言与传统》 张辉 论文 时尚色彩 2010年6月《徒手绘画探索—水彩艺术对设计者内在机制培养研究》 张辉 论文 美术大观 2010年6月联系方式:手机:15967116921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邮编:310018E-mail: ZHANGHUI06HZ@126.COM zhanghui03@mails.tsinghua.edu.cn
第一章 “技”、“道”与“由技入道”理论……………………………………… 006
第一节 何为“技”……………………………………………………………… 008
第二节 何为“道”……………………………………………………………… 010
第三节… “由技入道”……………………………………………………………… 015
第二章 技之差异与融会——中西绘画语言的传统……………………………… 031
第一节 西方绘画观追求的五大构成:光、色、形、意、美的融合………… 031
第二节 中国绘画色彩观的三大构成:文化表达、随类赋彩、墨分五色…… 043
第三节 中国画的“知白守黑”哲学和“知白守黑”在西画中的阐释……… 056
第三章 道之差异与融会——中西艺术观念形态的特征……………………… 098
第一节 “写意”与“意象”……………………………………………………… 098
第二节 “品质格调”与“情景交融之境”的创造……………………………… 117
第三节 东方的“和谐境界”与西方的“形式创造”………………………… 132
第四节 中西艺术创造的心物交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45
第四章 “由技进道”——诠释中西绘画语言…………………………………… 178
第一节 “笔之法”与“墨之道”………………………………………………… 178
第二节 “水之道”与“水色交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