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宏军,吴彤,李智慧,郭辉
定价:1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8029
出版日期:2025.07.01
印刷日期:2025.07.22
图书责编:辛瑞瑞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血液系统疾病由于涉及造血和免疫系统,可能会累及很多重要脏器系统,另外血液病病人长期接受放化疗,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中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相互交织,往往会出现“同并不同影,或同影不同病”,由于临床医生对影像学的认识不足,经常导致患者误诊,引起患者病情加重。鉴于影像学对血液病的检查及各系统诊断没有系统性书籍的情况,我们团队通过多年对血液病在多系统浸润病例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并通过与病理对照研究,揭示血液病影像学特征的病理演变过程和病理发展机制,旨在为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对血液病病及并发症的诊断、防治及科研研究提供科学、严谨和宝贵的一手临床资料。为人们认识及诊断这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李宏军,法定传染病医学影像学专家,法定传染病医学影像学奠基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外归国特殊引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批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首批 215 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带头人。被北京市卫计委授予“科技
前?言 血液病是指原发或继发累及血液或造血组织、淋巴系统及器官的一类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干预前后所发生的相关疾病。近年来,血液病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2018年我国血液病总诊疗达38.49万人次,且这一数据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有血液病患者400多万人,仅白血病每年新增约4万名患者。基于血液病精准诊疗的临床需求,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70%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是血液病精准诊疗不可替代的检测工具。第一,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血液病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更加精准地提高诊疗水平;第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升临床决策能力;第三,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血液病化疗及骨髓移植等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估和并发症精准诊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影像学诊断为临床提供了可视化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我国临床尚缺乏关于血液系统性疾病影像学诊断参考书、辅助临床决策和制订干预方案,因此,组织全国专家团队依据血液病学的疾病谱和临床热点问题进行大纲设计,期待能够辅助临床决策和方案制订。 《实用血液病影像学》共三篇十六章,前两篇分别为医学影像学技术概论和血液病概论;第三篇为血液病影像学各论,介绍了各类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等内容,在指导血液病影像学诊断方面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书凝集了国内影像学、病理学、血液病学领域数十位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涵盖面广,内容有一定深度,既可作为临床医学及影像医学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也能在临床医生在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对从事血液病诊疗的相关人员具有积极的指导...
目 录
第一篇 医学影像学技术概论
第一章?放射影像学检查 3
第一节 X线成像 3
第二节 计算机断层成像 5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10
第二章 超声检查 20
第一节 超声成像检查技术 20
第二节 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22
第三节 超声检查临床应用 24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 27
第一节 ECT 30
第二节 PET-CT 33
第三节 PET-MR 37
第二篇?血液病概论
第四章 血液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5
第五章 血液病分类 47
第六章 血液病的遗传学基础 57
第七章 血液病与免疫 59
第八章 血液病与感染 61
第九章 血液病病因 63
第一节 人群易感性 63
第二节 流行地区与流行环境 64
第十章 血液病特征 65
第一节 血液病基础特征 65
第二节 血细胞异常与骨髓异常 67
第三节 血液病分类及临床体征 68
第四节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特征 69
第五节 血液病相关疾病 72
第六节 血液病影像学诊断特征 75
第七节 正常骨髓生理转换与异常骨髓 77
第三篇?血液病影像学各论
第十一章 红细胞系统疾病 85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85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 88
第三节 缺铁性贫血 93
第四节 慢性病贫血 99
第五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03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06
第七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109
第八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115
第九节 血红蛋白病 118
第十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22
第十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