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从基础到实践(微课视频版)
本书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教材,亦适合作为相关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者提高人工智能素养的自学教材。

作者:李春英、汤志康、刘锟、张亮、方明伟

丛书名:21世纪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丛书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4809

出版日期:2025.08.01

印刷日期:2025.07.14

图书责编:张玥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8章。从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和基础概念切入,循序渐进地讲解Python编程与数据分析基础、语音处理及其应用、机器学习基础、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基础、计算机视觉等核心内容,并阐述了人工智能伦理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探讨算法偏见与公平性和数据隐私保护等前沿议题。本书设有“实践操作”环节,并为关键知识点配备了微课视频,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知识。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人士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入门读物。 "

李春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兼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CCF广州委员会委员、CCF信息系统专委执行委员、CCF协同计算专委执行委员、CCF计算机教育专委执行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终身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和大数据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虚拟教研室副主任。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专家、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智库专家、广东省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等社会职务10多个。近年来主要从事智能教育,知识图谱和推荐算法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教材3部,以独立(或排名第一)获得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领域专项和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和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多项,多次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获得各类竞赛奖励等。

前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从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的突破性进展,到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已不再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专属需求,而是数字时代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本书正是为适应这一时代需求而编写,旨在帮助应用型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系统构建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加强面向未来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书在内容设计和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理论基础—技术解析—应用实践—伦理思考”的四维架构,将抽象的技术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模块,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环节强化学习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创新性地采用了新形态教材建设模式,为关键知识点配备了微课视频,并设计了实验案例,使读者能够随时进行沉浸式学习,并通过实验案例进一步理解相关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场景。在内容选择上,既涵盖了Python编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也包含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热门应用领域,力求反映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 作为一本面向通识教育的教材,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系统讲解技术原理的同时,专门设章节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和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发展的边界和方向。我们相信,只有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希望本书能...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人工智能绪论

1.1人工智能概述

1.1.1什么是智能

1.1.2人工智能的孕育和诞生

1.1.3人工智能的概念与特征

1.1.4人工智能的基本研究内容

1.2人工智能的发展

1.2.1推理期

1.2.2知识期

1.2.3学习期

1.3人工智能分类

1.3.1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1.3.2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

1.4生成式人工智能

1.4.1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

1.4.2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1.5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1.5.1技术发展趋势

1.5.2潜在应用领域

1.6本章小结

第2章Python编程与数据分析基础

2.1Python编程基础

2.1.1Python环境搭建

2.1.2数据类型与变量定义

2.1.3控制结构

2.1.4组合数据结构

2.1.5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2.1.6库介绍与导入方式

2.2数据分析基础

2.2.1数据收集

2.2.2数据清洗

2.2.3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3森林火灾数据集分析实验

2.4智能化编程

2.4.1智能化编程工具介绍

2.4.2GitHub Copilot示例

2.5本章小结

第3章语音处理及其应用

3.1语音处理基础

3.1.1语音处理概述

3.1.2语音识别技术

3.1.3声纹识别技术

3.1.4语音合成技术

3.2语音处理技术的典... 查看详情

"1.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本书采用“理论+实践”的双线教学模式,系统讲解人工智能核心知识,并精心设计了实验案例和实践环节。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 前沿技术与伦理教育并重,配备微课视频等数字化资源

全面覆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领域,并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伦理专题,深入探讨算法公平性、数据隐私保护等关键议题。这种""技术能力+伦理素养""的双重培养模式,既满足专业技能需求,又引导学生建立负责任的技术价值观,培养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 新形态教材与跨专业适用性

本书突破传统教材局限,采用二维码微课视频、在线实验等新形态教学手段,打造立体化学习体验。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样,既适合作为高校各专业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也可满足社会人士自主学习需求,助力各类读者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