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 001

1.1 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特征 001

1.1.1 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001

1.1.2 社会保障的特征 003

1.2 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 005

1.2.1 社会保险 005

1.2.2 社会救助 008

1.2.3 社会福利 010

1.2.4 社会优抚 013

1.2.5 补充保障 014

1.3 社会保障的功能、原则及形式 015

1.3.1 社会保障的功能 015

1.3.2 社会保障的原则 018

1.3.3 社会保障的形式 020

本章小结 020

第2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023

2.1 社会保障产生的理论基础 023

2.1.1 国家干预主义 023

2.1.2 福利经济学理论 024

2.1.3 凯恩斯主义 024

2.1.4 福利国家理论 026

2.2 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027

2.2.1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027

2.2.2 社会保障的萌芽阶段(1601—1882年) 028

2.2.3 社会保障的形成阶段(1883—1944年) 028

2.2.4 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阶段(1945—1978年) 030

2.2.5 社会保障的改革与调整阶段(1979年至今) 034

2.3 我国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发展 036

2.3.1 我国社会保障的建立(1949—1957年) 036

2.3.2 我国社会保障的修订与调整(1958—1965年) 038

2.3.3 我国社会保障的停滞与倒退(1966—1977年) 038

2.3.4 我国社会保障的重建(1978—1992年) 039

2.3.5 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1993年至今) 039

2.3.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情况 040

本章小结 044

第3章 养老保险 047

3.1 养老保险概述 047

3.1.1 养老保险的含义 047

3.1.2 养老保险的特征 049

3.1.3 养老保险的原则 050

3.2 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051

3.2.1 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051

3.2.2 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 051

3.2.3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052

3.2.4 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054

3.2.5 养老保险的缴费与给付 055

3.2.6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056

3.3 各国养老保险模式比较 058

3.3.1 各国养老保险模式 058

3.3.2 各国养老保险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061

本章小结 063

第4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066

4.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066

4.1.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066

4.1.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行制度 070

4.1.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072

4.2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074

4.2.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075

4.2.2 “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的内容 076

4.2.3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078

4.2.4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 080

4.3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081

4.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082

4.3.2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085

4.3.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行制度 087

本章小结 090

第5章 医疗保险 092

5.1 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092

5.1.1 医疗保险的含义 092

5.1.2 医疗保险的特征 092

5.1.3 医疗保险系统的主体及关系 093

5.1.4 医疗保险的建立原则 095

5.2 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 096

5.2.1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096

5.2.2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096

5.2.3 集资医疗保险模式 097

5.2.4 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097

5.2.5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098

5.2.6 混合医疗保险模式 098

5.3 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 099

5.3.1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及负担方式 099

5.3.2 医疗保险基金的缴纳方式 100

5.3.3 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100

5.3.4 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 107

5.3.5 待遇支付水平 107

5.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08

5.4.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08

5.4.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109

5.4.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行制度 111

5.5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15

5.5.1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116

5.5.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容 117

5.5.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17

5.5.4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18

5.6 补充医疗保险 120

5.6.1 公务员医疗补助 121

5.6.2 大额医疗费用补助 121

5.6.3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121

5.6.4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122

5.6.5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123

5.7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23

5.7.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及建议 123

5.7.2 医疗保险公平性问题 125

5.7.3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规范性、可持续性问题 126

5.7.4 “三医联动”改革问题 126

本章小结 127

第6章 失业保险 131

6.1 失业保险概述 131

6.1.1 失业保险的相关概念 131

6.1.2 失业保险的特征 133

6.1.3 失业保险的功能 134

6.2 失业保险的发展及制度模式 135

6.2.1 失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135

6.2.2 失业保险的制度模式 136

6.3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138

6.3.1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138

6.3.2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138

6.3.3 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 140

6.3.4 失业保险的给付 141

6.4 我国失业保险 143

6.4.1 我国失业保险的建立与发展 143

6.4.2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 145

6.4.3 我国就业保障制度 147

本章小结 149

第7章 工伤保险 151

7.1 工伤保险概述 151

7.1.1 工伤及工伤保险的含义 151

7.1.2 工伤保险的原则 152

7.1.3 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 154

7.1.4 工伤保险的制度模式 154

7.2 工伤保险制度的框架及内容 155

7.2.1 工伤保险的范围 155

7.2.2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 156

7.2.3 劳动能力鉴定 158

7.2.4 工伤保险待遇给付 159

7.2.5 工伤预防与康复 161

7.2.6 工伤保险的管理方式 162

7.3 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 162

7.3.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工伤待遇 163

7.3.2 经济体制转变中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163

7.4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164

7.4.1 我国工伤保险的范围和对象 165

7.4.2 我国工伤保险的资金来源 165

7.4.3 我国工伤保险的资格条件 167

7.4.4 我国工伤保险的劳动能力鉴定 168

7.4.5 我国工伤保险的待遇标准 169

7.4.6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4

本章小结  175

第8章 生育保险 178

8.1 生育保险概述 178

8.1.1 生育保险的含义 178

8.1.2 生育保险的特征 179

8.1.3 生育保险建立的意义 179

8.1.4 生育保险制度的类型    180

8.1.5 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181

8.2 生育保险制度框架及内容 181

8.2.1 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181

8.2.2 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 183

8.2.3 生育保险的支付条件 183

8.2.4 生育保险的待遇水平 183

8.2.5 生育保险的管理 184

8.3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 184

8.3.1 我国生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184

8.3.2 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 187

8.3.3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 190

本章小结 191

第9章 社会救助 194

9.1 社会救助概述 194

9.1.1 社会救助的含义 194

9.1.2 社会救助的特征 195

9.1.3 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 195

9.2 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与体系构成 196

9.2.1 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196

9.2.2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 199

9.3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3

9.3.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03

9.3.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04

9.3.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06

9.4 我国灾害救助 207

9.4.1 自然灾害与灾害救助 207

9.4.2 我国的灾害救助体制 208

9.4.3 我国灾害救助的发展及救助程序 209

9.5 我国农村救助制度 211

9.5.1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11

9.5.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2

9.5.3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16

9.5.4 精准扶贫 218

本章小结 220

第10章 社会福利 222

10.1 社会福利的内涵及历史沿革 222

10.1.1 社会福利的内涵 222

10.1.2 我国社会福利的历史沿革 223

10.2 我国社会福利的内容 224

10.2.1 老年人福利 224

10.2.2 残疾人福利 229

10.2.3 妇女儿童福利 232

10.2.4 我国社会福利状况的评价及展望 235

本章小结 236

第11章 社会优抚 240

11.1 社会优抚概述 240

11.1.1 社会优抚的含义 240

11.1.2 社会优抚的特征 240

11.1.3 社会优抚的对象 241

11.1.4 社会优抚的发展历程 242

11.1.5 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242

11.2 我国社会优抚 243

11.2.1 我国社会优抚的历史沿革 243

11.2.2 我国社会优抚的建立原则 244

11.2.3 我国社会优抚的主要内容 245

11.3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247

11.3.1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 247

11.3.2 我国社会优抚改革的趋势 248

本章小结 248

第12章 社会保障基金 251

12.1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251

12.1.1 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 251

12.1.2 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 251

12.1.3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及负担方式 254

12.1.4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方式 256

12.1.5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 256

12.2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与运营 257

12.2.1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运营的含义 257

12.2.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运营的意义 258

12.2.3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 259

12.2.4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具 259

12.2.5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方式 261

12.3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261

12.3.1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必要性 261

12.3.2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 262

12.3.3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263

12.3.4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内容 263

12.4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 264

12.4.1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历程 264

12.4.2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 264

12.4.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内容 264

12.4.4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现状 265

本章小结 269

第13章 社会保障法 272

13.1 社会保障法概述 272

13.1.1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272

13.1.2 社会保障法的特征 273

13.1.3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 274

13.2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及内容 276

13.2.1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276

13.2.2 社会保障法的形式 277

13.2.3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280

13.3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281

13.3.1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281

13.3.2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 283

13.3.3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问题 289

13.3.4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 291

本章小结 291

第14章 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295

14.1 企业年金 295

14.1.1 企业年金概述 295

14.1.2 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必要性 299

14.1.3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及实施现状 300

14.1.4 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 305

14.2 职业年金 309

14.2.1 职业年金概述 309

14.2.2 国外职业年金制度 311

14.2.3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 312

14.3 我国个人养老金 314

14.3.1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与实践 315

14.3.2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316

14.3.3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参加范围 316

14.3.4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模式 317

14.3.5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缴费水平及税收政策 317

14.3.6 个人养老金的投资 318

14.3.7 个人养老金的领取 319

14.3.8 信息平台 319

14.3.9 我国个人养老金的运营和监管 320

本章小结 320

参考文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