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21世纪,以纳米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技术革命正在并仍将继续推动人类又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而信息技术无疑则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最为活跃的推动力量。IT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会计也不例外。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所预言的那样,“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他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实已证明,在IT技术的支撑下,会计正在由过去单纯的核算角色转变为集核算、管理、控制、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角色,其作用日益突显。在社会、机制、技术、法制等各方面良好条件和环境的支持下,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也从电算化走向了信息化。有鉴于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务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本会计信息化教材。我们力求教材内容设置科学、合理,并符合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务的最新研究成果。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提高理论,这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根本出发点。

3 实验设计新颖合理。本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实验内容,即财务与报表实验、财务子系统综合实验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验,以巩固各章理论知识。实验是依托国产优秀财务软件U85进行的。实验从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出发,着重业务流程的模拟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业务、账务处理,而并非机械地软件操作。会计信息化软件不仅仅是普通的应用软件,而且是信息化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本教材的三个实验是针对同一公司逐步展开的,符合企业信息化客观规律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大家理解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另外,本书还适时地为学生安排了测验内容,以夯实理论与实务。

4 本教材内容适用面广,可以兼顾本科和高职教学的需要。其中只适用于本科教学的内容以“*”加以标识,既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和掌握。

本教材共包括15章: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第2章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第3章账务子系统、第4章会计报表子系统、第5章账务与报表实验、第6章工资管理子系统、第7章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第8章应收款子系统、第9章应付款子系统、第10章财务子系统综合实验、第11章采购管理子系统、第12章销售管理子系统、第13章库存管理子系统、第14章存货核算子系统、第15章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验。本教材可满足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学科其他专业、经济类专业等的本科、高职教学需要。

本教材辅有教学光盘(其内容包括用友U85教学版软件)、教材课件(Office 2003版)及三个实验的账套备份。每个实验账套文件夹内又会有不同的文件夹,分别保留了该实验的不同进度备份。例如,在财务报表实验账套文件夹内有4个文件夹:初始化练习账套、日常处理练习账套、期末处理练习账套和最终账套。其中,初始化练习账套文件夹内的账套备份,尚未进行初始化,只是建立了账套、用户及权限分配,以供用户练习账务子系统初始化操作;日常处理练习账套文件夹内的账套备份,已进行了初始化,尚未填制凭证,引入后可供用户练习日常处理操作;期末处理练习账套文件夹内的账套备份,已进行了日常处理,尚未进行期末处理,引入后可供用户练习期末处理;最终账套文件夹内的账套备份,对已处理完的所有业务进行了结账,是该实验的最终处理结果,引入后可供用户参考实验结果。当需要练习某个环节时,只需要引入相应文件夹内的账套备份即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本教材的U85教学版软件、教学课件及实验的账套备份可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pressbjtueducn)免费下载,或发邮件至cbswce@jgbjtueducn索取。

本书的参编教师(按章的顺序)是:王淑云(11、12节)、赵志刚(13、14、15节)、冯怡(第2、8、9章)、吕志明(第3、5、10、12、15章)、王晓炜(第4、11章)、房琳琳(第6章)、赵秀云(第7章)、武珍芳(第13、14章)。王晓炜、吕志明担任主编,负责教材大纲的拟订和对全书书稿的修改和总纂。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同行专家的著述,在参考文献中已一一列出,在此谨表示衷心的谢意。囿于编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和不足之处,诚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