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完全是出于一时冲动和张予老师的鼓励,我开始编绘本书。凭着对机器人不变的追求,我坚持了一年多没有松懈,终于完成了它。从小到大看过的机器人动画不胜枚举,各种经典的角色耳熟能详,即便现在“奔三”的我,还时不时节衣缩食地购入一个又一个机器人模型玩具,在很多人看来我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是相信读者朋友们一定深深理解我这份与你一样的热情。
我认为喜欢机器人的朋友其实非常多,可是国内生产这方面作品的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需求,所以我们每次谈到机器人总会想到日本和美国。我多希望将来大家能够有越来越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机器人可以讨论和交流。通过工作我了解到,在动漫或游戏领域要开创一个全新的作品有多么不简单。这其中要工作者的全情投入和持续不断的热情,而人越多力量就越大。所以,我愿意通过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和总结,让更多的机器人爱好者能够开始认识和尝试设计创作我们所爱的对象。群众基础建立起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创作,我们才会有自己的机器人,那种感觉一定妙极了!
由于本书主要不涉及技法和软件操作方面的信息,所以附送的光盘内容为书中所有自绘图片的原大小尺寸文件,以及最后一章模型制作的所有照片。书本面积有限,图片细节可能无法全面体现,但大家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更多详细的画面内容,希望此举能够更好地帮助了解书中内容。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长达一年多的写书过程中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支持,也感谢这段日子里从女友变成老婆的她,感谢张予老师对本书的指导与鼓励,还有为我的创作章节添砖加瓦的好友周春胤和StephenZ。
参加本书编写的包括:高杰梅、张学生、尤理、赵海权、王崴、武玥、于东梅、刘海营、刘海孝、刘彩霞、刘金峰、韩化冰、赵令中、李洁、刘婷、刘小婷、孟庆根、高红梅、梁新浦、逄海杰、张暖、冀红超、赵禄、吕超、吴浩、苏刘杰、彭坚、胡晓峰、梁翰博、贺超、王磊、梁茜、刘玮、胡亚军、苏煜、羡学强、曾鹏、林必富、贺欣、贾斌、叶祺立、陈伟杰、王敬、张爽、催飞乐、靳李莉、李铮、陈忠、李建宇、丁萍等人。
阮效果
关于本书
动力源
我是广大动漫爱好者中的一员,尤其对机器人题材极度痴迷,从小到大这种热情基本上没有变化。因小时候正赶上机器人动画的鼎盛时期,即使接触到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作品,也足以影响我今后的成长路线。
学习和工作之后,看的动画少了,以前看过的也忘了不少,唯独对各种机器人的形象依然兴致不减。不过始终只看到各种优秀作品大多来自国外,而国内很响亮的机器人题材还是不太常见(近年来国产机器人动画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不过大部分以年龄偏小的孩子为受众,当然了,剧中机器人的设计还是比较考究的),这多少有些遗憾。我们其实也不缺优秀的机械设计人才,国外有些顶级游戏的机械设计也有国内设计师的参与,所以只论设计创意的话不成问题。我猜测可能还是大家(想做机器人题材的人)没有走到一起来,各自在各自的岗位工作着。要创作一个成功的题材是需要靠各方各面志同道合之士通力合作的,围绕这个题材可以出现各种形式的作品,动画系列片或者电影、游戏、书籍、模型玩具等,这样想想,国内要大量出现这样完整精彩的系列的确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不过与其找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倒不如从主观出发,自己编一套系列作品,先自娱自乐的满足一下,想到自己小时候曾因为某漫画书更新速度不够快而自己拿笔开始画续集,虽然烂但也挺满足,这次的想法和当时的也有差不多的性质吧,于是开始慢慢膨胀,也就成了写作本书的第一动力源。
本书的目的
如果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我大可不必编这么一本书,而自己写写画画就好了。
编写本书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通过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能给初学设计的机器人爱好者一些参考和帮助,虽然说不上我的内容有那么先进或高级,但自认为还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国内(国外我不知道)似乎也没有同类书籍,算是起个头吧。其次,这也算作一种自我总结和提高,并且通过分析和总结方法的过程,回过头来指导自己的创作,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能与爱好设计的朋友或业内人士有一些心得交流。最重要的一点,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大家更加关注国内机器人题材的创作,调动广大爱好者的积极性,不管你是设计师还是其他职业或身份,只要对机器人有爱,就可以团结起来,营造一个广泛而深远的环境,只有环境好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生长”出来。一个人的努力不算什么,大家都来,环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我喜欢机器人,买各种机器人玩具时总在想这样一个东西为什么值那么多钱,可就是喜欢得无法压抑,还要乖乖掏腰包,不就是因为这个东西的动画或电影曾经深深打动了我吗?试想将来某时我们国人也有大量自主创作的、吸引人的机器人动画或电影作品,自主研发形形色色的玩具模型,价格也是自己定,这该是多幸福的事情。
正文内容
本书的内容,在我设想之初本来只有现在的一半,就是后半部分的题材创作,后来通过与策划人张予的沟通和交流,采纳了他的意见,增加了前半部分的教程内容,因此书的题目也适时地按编辑陈绿春的意思改成了现在这样。一开始我有些不知所措,当初我并没有规划过教程部分的内容,更没有为其安排时间,到后来通过调整和听取意见,觉得这部分的内容其实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为我在想办法编写教程的同时也更好地锻炼了自己,也让自己对创作部分有了依据和信心。这一点我非常感谢他们!
回到书题,说“全攻略”我其实是比较心虚的,毕竟动漫作品中的机器人类别实在太繁杂浩瀚了,我觉得光是全部收录下来就是超厚一本书,所以在这本书中我只就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类别加以阐述,而触类旁通的工作就交给聪明的你了。
在进入本书的正文之前,为读者们就全书内容做一个简单地介绍和说明。
全书分为3部分,其中前两部分是主要内容,分别为设计教程和题材创作实例,第3部分属于额外内容,供日本动漫作品《装甲骑兵VOTOMS》的模型及题材爱好者欣赏为主(我和策划人及本书合作作者张予都是这个题材的爱好者)。
第1部分机器人动漫设计攻略,分为5章。说是动漫设计,其实现在的作品在形式上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同样的设计方案随时可能越界使用,不过在国内为了好认,还是统一归到大家熟悉的“动漫”里好了。第1章主要讲述动漫作品中的机器人类型,让读者了解到所要设计的对象是个怎样的“家族”。第2章则是详细地讲解各类机器人的特色及设计方法与心得。第3章讲述为机器人角色设计有意思的背景故事,丰富它的个性和特色。第4章和第5章为绘制实例,分别展示机器人本体和场景两种类别共4个实例的绘制过程。
第2部分的题材创作只有一章,为第6章。这一章的内容本来打算作为全书的内容,因前面加入了必要的教程部分,时间和精力所限,这部分篇幅上要计划做出缩减,不过重要部分都保留下来,以后有机会可能继续挖掘和扩展而作为新的作品集。
第3部分纯粹是作为《装甲骑兵VOTOMS》爱好者的一份子而加的,这是我最喜欢的题材及设计,而且制作的这套模型也是花了大代价从日本买来的,年代久远,很稀少,很精彩,相信即使之前不知道它的朋友看完之后也会喜欢上的。最后,祝愿我们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创作出类似这样精彩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