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考核训练册是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主要依据,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配套使用。形成性考核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要求与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形成性考核训练册》的编写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 本考核训练册紧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出题,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含多套课后作业题和一套形成性测验试题,共包含了27套作业题、7套形成性测验试题。

2. 本考核训练册的作业题基本上采取“一课(1课时或2课时)一练”的形式。每套作业题设置了“知识梳理”、“基础训练”2个栏目,部分作业设有“上机实训”栏目。“知识梳理”是针对基本概念设置的;“基础训练”是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设置的;“上机实训”是针对主教材的内容进行上机实训操作的。

3. 每章的形成性测验试题是以考试试卷形式给出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测验试题的题型基本上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4类。

4. 本考核训练册所选取试题的基础性强,所有试题都是应知应会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并通过技能训练形成计算机实践能力。  本课程由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总成绩满60分为及格成绩。

    本训练册中课后作业不参与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教学进度和本专业实际情况,布置部分作业或全部作业,要求任课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判定,作业是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未按要求完成作业,章节测验成绩将不能参与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在本页计算填写。

    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是:章节测验的成绩总和,除以章节测验总次数(7次),获得的平均分数再乘以形成性考核的权重系数(30%) ,得到最终成绩。

计算公式描述如下:

形成性考核成绩=[7次章节测验的总成绩÷7(测验总次数)]×30%

    例如,某学生7次章节测验的总成绩为490分,除以7次,得到平均成绩为70分,再乘以30%,等于21分,也就是说该学生本课程这一学期的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最终为21分。形成性考核成绩(此表由任课教师填写)

    章测验得分测验总成绩平均分(测验总成绩÷7)考核得分(平均分×30%)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