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和促进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种必需的工具。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各类专业学生所必修。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本考核训练册是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数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主要依据,与《数学》教材(张进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数学上)》的书号为ISBN 978-7-304-05035-1, 《数学(下)》的书号为ISBN 978-7-304-05034-4)配套使用,是“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创新教材”系列教材之一,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形成性考核是“数学”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本考核训练册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含多套课后作业题和一套形成性测验试题。“数学”课程的考核训练册分上、下两册出版,每册包含了40套作业题、5套形成性测验试题。每套测验试题的测验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 本课程由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总成绩满60分为及格。
本训练册中的40套作业题不参与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教学进度和本专业实际情况,布置部分作业或全部作业,要求任课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判定。作业是教学查的重要环节,未按要求完成作业,则此章的测验成绩将不能参与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在本页计算填写。
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是: 每章测验的成绩总和,除以测验总次数(5次),获得的平均分数再乘以形成性考核的权重系数(30%),得到最终成绩。
计算公式描述如下:
形成性考核成绩=[5次测验的成绩总和÷5(测验总次数)]×30%
例如,某学生5次测验的总成绩为300分,除以5次,得到平均成绩为60分,再乘以30%,等于18分,也就是说该学生本课程这一学期的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最终为18分。形成性考核成绩(此表由任课教师填写)
章测验得分测验总成绩平均分(测验总成绩÷5)考核得分(平均分×30%)教师签字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