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汽车行业也发展迅速,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繁荣,使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加快汽车产业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开发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特点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今国内高校纷纷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理论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更为重要。基于此,编者结合多年来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课程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特编写此书。
本书分为八章。从路面与轮胎的相互作用角度出发,根据作用在汽车上的外力特性,分析了与汽车动力学有关的汽车各主要性能,包括地面力学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等。分章节介绍了各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建立了有关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各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进行性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国家标准,对性能的实验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本书由陈浩、王岩松主编并统稿,编写分工为: 陈浩编写了第1和第8章,张若平编写了第2和第3章,李永芳编写了第4和第5章,张缓缓编写了第6章,朱利静编写了第7章,杨亚莉进行了全书的文字校对。
李辉、王韵超、陆昌玉、张胜伟、段玉、高坤、张文平等硕士研究生承担了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和文字录入工作,在此一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殷切期望广大教师和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