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FOREWORD

  

  

  笔者从事管理学的科研、教学近二十年,深感管理学的博大精深。想起了黑格尔关于哲学有七个比喻,觉得用来形容管理学也是天然恰当的。

  黑格尔用“庙里的神”形容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其实,对于管理的思想来讲,它一定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得以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撑。管理学原理中提到的每一位管理理论家,他们都曾经对管理实践有过透彻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成为那么多组织里的“神”。要想真正理解管理学,必须用心与管理发展长河中那些“神”进行灵魂交流。

  黑格尔用“厮杀的战场”来形容古往今来哲学派别林立、思想纷呈,各派哲学相互批判辩难,甚至相互否定。其实管理学也犹如一个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各派思想在此驰骋冲杀。在管理学发展的百年历史中,有过早期西方管理思想的破茧成蝶,有过科学管理的横空出世,有过行为科学时期的人性回归,有过管理丛林时期的繁花似锦,现在正在进行网络时代的学术创新。要想在管理学这个“厮杀的战场”里保持清醒,需要冷静的思考。

  “花蕾,花朵和果实”是一个关于扬弃的精彩比喻,植物长出花蕾,尔后开出花朵,再后结为果实,由花蕾到花朵再到果实,是逐一替代的过程。自管理学诞生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思想派别。后起的管理思潮总是在批判和继承前期思想的基础上另有发展,总会在新视野下和新的背景下取得自身的立足之地。要想弄清管理学每一个知识点从花蕾、花朵到果实的演变,需要宽广的视野与深厚的功底。

  黑格尔借“密纳瓦的猫头鹰”来比喻说明“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管理学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关于问题之后的问题的执着追问,就不会有真正的管理学知识。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其实都是反思之后的反思形成的基本认知。

  黑格尔提醒,千万不能学“动物听音乐”。如果把哲学当成现成的知识去接受,虽然可以使人获得某些哲学概念,但却始终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因而也不能真正地进入哲学思考。其实管理学的每一句理论思考背后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无穷多的管理实践在印证。如果不能理解这种丰富性,我们可能就会落入“动物听音乐”的尴尬。要避免“动物听音乐”的尴尬,需要对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有独到的领悟力。

  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管理学不是人云亦云的教条,而是一种体会到的真切情感、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要真正地进入管理学思考,必须具有人生的积淀。

  “消化与生理学”的比喻是用来说明哲学反思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是我们达到永恒或真理的主要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他说,要等到我们完成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之后,才能进行消化,这种说法显然有悖于情理。同样,关于管理学也是如此,我们关于管理学的知识储备很充分了,也未必就是一个管理实践精英。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如何把握管理学的定位,定位其功能,需要的是自我清醒。

  管理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本书与其说提供的是知识,不如说提供的是问题。问题与答案的循环一定是管理学的常态,但这并不影响管理学这门学科的独特价值。让我们在黑格尔七个比喻的思考框架下一起感受管理学的魅力。

  

  

  

·II·

  

·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