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译 者 序

自1991年第一款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以高比能量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便携式电子产品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角逐的领域。相比于燃料电池、铅酸电池或者其他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及体积比能量高、能量转换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应用于汽车动力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有利于降低汽车尾气对PM2.5的影响,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因此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源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在当前及未来的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

2008年中国在奥运会上采用新能源汽车受到了世界关注,自此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及市场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在“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都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在全国范围内从技术创新、产业整合、市场培育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人才和企业投入到了锂电产业中。目前,国内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池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模组技术,距离美、日、韩等国的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鉴于国内系统介绍锂离子电池组装技术的书籍不是很多,同时为了提升锂电技术及产业的全球观,译者选取了XALT Energy公司John Warner的专业论著进行了翻译。《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几乎涵盖了锂离子电池涉及的所有知识,包括电池及汽车电气化发展简史、电池和电网行业的基本术语、电池组的设计标准和选择、电池的可靠性设计和可维护性设计、电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锂离子电池及其他化学电池的介绍、电源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系统控制电子元件、机械包装及材料选择、电池耐滥用性、行业标准和组织、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及利用、锂离子电池应用技术、锂离子电池和电气化的发展及展望。

《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对于企业新员工培训或者打算从事锂电行业并想系统学习该方面知识的人士来说是一本非常合适的书籍。《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也可以作为大学教学的辅助教材,或者作为市场调研工作者和新能源爱好者的参考书籍。

《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翻译工作由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领导的锂离子电池课题组人员共同完成,主要人员有何向明、王莉、赵云、王腾跃和王正阳。此外,感谢课题组朴楠、陈雨晴、郑思奇、王思源等人在《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帮助。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汽车系欧阳明高教授课题组的任东生博士在《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协助。

为了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锂离子电池组设计手册  电池体系、部件、类型和术语》在尽量保持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语言修改和文字润色。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8年8月18日

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