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Web 3.0、ChatGPT 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明显,技术驱动企业招聘创新成为新常态。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效管理,而员工的招聘与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干合适的事,人岗相配,人事相配。
招聘其实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相互博弈的过程。在这场博弈中,大多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恪守中国诚信的主流价值观,用人单位尽可能告知求职者有关企业的一些真实情况,而求职者也尽可能如实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当然,招聘过程中不乏一些印象管理、欺骗和造假行为。本书讲述了一些具有实操性的筛选人才、识破“欺骗”的招聘手段,以供用人单位学习和参考。同时,本书也为求职者提供了一些实质性的应聘策略和建议,以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在筛选阶段展示自己,增加被录用的概率。
本书不仅吸收了国内外企业员工招聘与配置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而且融入了编著者在教学科研中的理论思考和最新体会,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在实践上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本书的内容既考虑了教学内容的国际通用性,又考虑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本书语言通畅、条理清晰、例证真切、内容丰富、资料充实、可读性强,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理论扎实,内容新颖
本书反映了员工招聘和配置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它介绍的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方法与技术、招聘外包、背景调查、招聘创新发展趋势等内容在市面上的相关教材中鲜有见到。每章节的理论阐述也尽量做到了“少而精”,书中的案例和例证选取的都是相关领域较新的真实材料,希望能给予读者朋友们一点启示和建议。
二、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员工招聘与配置的理论基础,还应用大量篇幅分别从招聘者与求职者两个角度讲述了具体的实践步骤。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份“操作指南”。另外,本书每章结尾处都提供了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网站和 App,以供读者扩大知识面,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三、博弈视角,知己知彼
市面上已有的教科书多是从用人单位和招聘者的角度撰写的,旨在让学生了解招聘与配置的理论渊源,而从求职者视角撰写的资料寥寥无几或只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系。本书准确地戳中市场痛点,在将招聘与配置理论讲述得直白易懂的同时,还从求职者角度出发,系统地讲解了求职技巧,让招聘者和求职者在明确自己“怎么做”的同时,还能了解对方“怎么想”及在具体的情景下如何应对。
四、体例活泼,方便教学
本书选取了国内外一百多个典型案例(例证),这些案例涵盖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本土中小型企业。这些例证都是来自相关领域的真实案例,对于缺乏企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高校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也有借鉴作用。同时,本书每章节末尾均提供了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和管理游戏,方便教学者组织学员回顾、复习、运用知识。
本书广泛征求了业界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的例证写作得到了腾讯科技公司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马海刚先生、唯尚家具副总经理叶玖荣先生、广东翔龙集团副总裁郑桂梅女士、广州雅生活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何文胜先生、TTi 创科集团行政与人力资源副总裁程晓江女士、广州八方锦程合伙人林卫丰先生、HR 招聘研究网创始人曾祥兵先生等人的支持。本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陈国海教授、深圳看看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文斌先生、联合创世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泉先生负责拟定全书的框架并总纂统稿。陈国海教授的研究生和助手参加了本书的编写,我们对他们的热心帮助和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得到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对所有支持本书编写工作的单位和同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本书配备有 PPT 演示文稿、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习题和考题等配套资料,供有需要的教师、学生和读者参考使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陈国海
2024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