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我国社会各界创新创业热情高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上正轨。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动处于活跃状态,创业型经济日益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近年的疫情及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创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创业活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包括:创业者如何捕捉创业机会?创业者个性如何影响其创业成功?创业组织激励如何影响创业组织绩效?创业公司步履维艰,如何存活下去?创业失败后,创业者如何克服心理阴影,调整自我?这些都是创业组织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创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行为模式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研究个体如何影响创业绩效、如何激励创业中的员工、如何应对创业组织的环境变化并进行组织变革、创业组织权力与政治如何演变等问题,将有助于创业参与主体提升创业活动的有效性,最终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为全社会降本增效。 

本书详细地论述并分析了创业组织中的各种现象,借助丰富的国内外实践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思维,培养其企业家精神。本书在组织行为和组织管理研究的框架内,将国内外数十年积累的创业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炼,并将其转化为本书的基本内容,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创业组织行为与领导的关注。 

本书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通过阐释创业组织知识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本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色。 

(1)在内容编排上,以创业为主线,注重创业组织行为的完备性和独特性。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投资者、创业文化、创业心理等,因此需要构建完整的内容体系。创业组织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组织行为,特定的分析框架能够更好地阐释创业的独特内涵。 

(2)在知识陈述上,注重学术性和通俗性的结合。本书充分汲取国内外创业组织领域内的前沿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定性和定量的相关成果,同时尽可能地做到知识陈述通俗易懂,注重知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在理论联系实际上,选取本土和国际的典型案例,突出针对性和启发性。全书精心选取一百多个相关例证,部分来自笔者一手的真实案例资料,涉及范围广,寓意深刻有趣,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提炼总结创业实践经验。第一作者在教授“创业组织行为学”专业选修课的过程中,共邀请了几十位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他们的一些真知灼见也反映到了本教材中。 

(4)在教学方法上,结合例证,注重对重要的创业场景的组织行为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场景包括创业空想、创业决策、投资决策、股权分配、公司注册、股东会议、管理例会、例外管理、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东追加投资、组织文化设计、创业失败、健康恶化、重要客户管理、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现金流问题等。 

本书由陈国海、陈潮波、张昉、黄圳裕统稿、审阅并定稿,王娅男、黄惠丹参与了第八章和第九章的撰写和统稿。本书获得“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智库丛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国际化系列丛书”、广州市教育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广州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梯级课程体系研究)的资助,并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课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立项。在此,我们一并致以最为诚挚的谢意! 

本书适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创业者,特别适合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学习和参考使用。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或有待完善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秘书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陈国海 

2024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