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在全球化时代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通过不同视角和经验探寻理解与合作之道的过程。了解如何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几乎成为每个现代人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经之路。 

本书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例证贴切、内容丰富、资料充实,可读性较强。本书具有如下 5 个特点。 

1. 内容新颖 

本书尽量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介绍了留学教育与交流、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友、跨文化沟通中的法律因素、出境旅游等新内容。这在很多跨文化沟通专著和教材中都未见到过,因此更贴近中国人当下商贸、留学、出境旅游、移民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本书每章正文的理论阐述尽量做到“少而精”。每章章后都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 

2. 实用性强 

本书各章节尽量寻找小例子(即各章“例证”)来说明相应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阅读相应的例证,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材所阐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本书除了能够帮助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更好地进行沟通,还关注中国自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最大程度地照顾读者的感受。其中一些例证是笔者从实际生活中收集的、经过适当文字处理和润饰的真实案例。 

本书主要为需要进行“跨文化沟通”(如涉外商贸、管理、出境旅游、留学教育、移民)的人士和大学生服务,因此尽量做到能够对相对缺乏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指导和启发,这一点是通过正文中的“例证”和每章章末的“案例分析”来体现的。 

3. 案例分析 

本书每章章后都提供 1~2 个案例分析题,选用的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力求简洁。 案例可供课堂或者课后讨论。课堂讨论可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合时最好每组都有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并规定每组人数为 5~6 人,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本书第 3 版主要做了如下几项修订。① 充实章节内容。新增了第 11 章“出境旅游”, 增加了第 9 章“跨文化交友”的第 3 节“跨文化婚恋”,同时更新了各章的部分内容。 ② 替换了一些不太切题、陈旧过时的例证和案例。③ 替换了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补充了一批新的参考文献。④ 优化了章节编排结构,分理论篇(共 5 章)和实务篇(共 6章),同时优化了各章内容的逻辑结构。全书由陈国海、杜云华、范文杰负责统稿。笔者的科研助手们参与了本书的修订工作,他们帮忙查阅资料,按要求撰写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并制作了目录、PPT、习题和考题等配套资料。没有他们的热忱参与和帮助,本书的再版工作难以如此顺利地完成。本书得到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的资助,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邓婷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配备有 PPT 演示文稿、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习题、考题、网站推荐和影视推荐等配套资料,供需要的教师、学生、企业培训师和读者参考使用。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陈国海 

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秘书长 

2024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