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单一的实证研究或理论探讨有时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结论。面对海量的研究成果和纷繁复杂的研究结论,如何对已有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评价和整合,以提供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见解,已成为管理学研究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元分析(meta-analysis)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系统的定量分析工具,它通过对多项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整合,揭示出隐藏在不同研究中的普遍规律,从而为理论验证、方法改进以及实践应用提供坚实的证据支持。

元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元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组织行为、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研究者通过元分析系统地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更具普适性的结论,为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元分析作为一种复杂的研究方法,涉及文献检索、效应值(effect size)提取、发表偏差检测等多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设计和实施都直接影响元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元分析的应用方法,对于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的编写正是基于这个初衷,旨在为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本系统、实用的元分析方法应用指南。本书从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元分析的基本流程,力求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掌握元分析的核心方法。同时,本书还结合多个操作实例,提供基于R语言的具体操作指南,以便读者能够在实际研究中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全书共9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了元分析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基本流程,帮助读者理解元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章讨论了元分析的适用情境,阐述了在哪些研究问题上适合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探索,哪些情况下不适合使用元分析方法。第3~5章主要介绍了文献检索与编码、发表偏差的检测与校正、效应值估计模型的选择等元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第6章和第7章分别介绍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和中介效应(mediating effect)的分析方法,帮助读者应对复杂的研究模型和变量关系;第8章重点讲解了元分析结果的汇报规范与写作要点,结合国际通行的报告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写作指导。第9章作为补充,概述了质性元分析这个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相关应用。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焦豪教授提出总体构想并明确写作框架。李楠、刘琪、白莹、朱浩璇、朱永麒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编写和材料准备工作,全书由焦豪教授统稿并审定。在此过程中,本书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在此一并致谢。元分析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研究方法,涉及大量的统计技术和操作步骤,本书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仍有待完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