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新时代的苦修者
2022年年初,《老夏说公务员面试:100真题摆平面试》(以下简称《100题》)出版后受到许多同学的喜欢,经常位居各大网络平台公考图书排行榜第1名,更成为微信读书中推荐值92.9%的“神作”(愧不敢当),不少同学主动分享使用学习经验,这都让我诚惶诚恐、深受感动。2024年,编辑和我打算修订《100题》部分内容,以升级版、加强版为名推向市场,实现书籍的更新换代。但在酝酿动笔中,我常常心里不安,总觉得仅仅修订有糊弄的嫌疑,意不够真,心不够诚。而真诚,恰恰是我写书做人的原则。在反复纠结中,我向出版社提出不修订、写新书的想法。当时,距离交稿只剩下短短一个月,我的想法无疑打乱了出版社的规划,导致新书无法赶在2025年国考前上市,这对我、对出版社都是实打实的损失。好在,我的一片诚心打动了出版社的朋友,他们认可了我的想法,调整了产品线,推后了上市时间,为我留出了充裕的写作时间。这里特别向包容我的出版社、编辑,致以我诚挚的感谢。
《100题》以及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内容是我一个人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同学们可能会疑惑:这算什么特色?这里稍作解释。很多公考类书籍都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采取团队作战。召集一堆人,他写几篇,你写几章,我写几段,汇编到一起成书。同学们经常反映公考图书看起来枯燥、乏味,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思路、方法、技巧都不一致,不照应,根本原因就在于书不是一个人写的,缺乏一股贯穿全书的精气神。写书是个劳神劳心劳力的活儿,写完这本书,我像生了一场大病,突发耳鸣到现在都没好,可能将会伴随余生。我不敢说书写得多好,但至少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击出来的,蘸满我的精力、心血和意志。
写这本书时,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给出的逐字稿已经超出一般面试老师。除逐字稿外,AI在归纳业务知识、梳理各省省情、列举典型事例、优化答题框架、拓展横向内容、增加内容亮点、给出修改意见、扮演压力考官等方面,都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敲响了公考行业的丧钟,绝大多数面试老师终将被AI替代。我是面试免费知识分享的先行者,是平价公考的支持者,正在全力成为平价公考的倡导者。因此,几年前自媒体出来搅乱一池春水,崛起一大批野生面试老师,我十分开心;现在AI发展日新月异,将彻底摧毁公考行业高价暴利的基础,我更是痛快万分。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兴,逆之者衰。
我第一次接触搜索引擎,是2003年夏天。那是个闷热的午后,父亲和我走进一家小小的网吧,在几次三番请教网管后,我们父子俩学会了搜索大学信息。那时我对电脑一无所知,却莽莽撞撞地开始使用它,为填报高考志愿这件人生大事做参考。上大学后,我真正接触到计算机,学会了开机关机,学会了玩游戏、QQ聊天,我琢磨依托计算机做些事情,自学Photoshop、PHP(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服务器端脚本语言),这改变了我对网络、技术、创业的认知。十来年前,在领导要求下,我硬着头皮学着制作宣传片,又掌握了视频剪辑。再后来,我在公众号上写文章,在喜马拉雅上发音频,在哔哩哔哩上发视频,慢慢学会创作文章、音频、视频等的方法技巧,熟悉不同平台的调性特点。这些当年的新技术切切实实改变了我的人生。
2024年,我第一次使用AI,学会了收集素材、拓展思路、辅助创作。对我来说,这是又一次“搜索引擎”时刻。我是农学出身,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跨界成为自媒体从业者和公考面试讲师,专业、经历都与AI相距甚远,但一开始使用,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AI的实践者、精通者。这是过往人生告诉我的:人一定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学习、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这样才能赶上时代潮流,享受时代红利。
回想过去,许多看似神秘的技能,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必备能力。打字机刚刚诞生时,是少数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工具,现在却不值一提。开车曾经更是神秘、高大上的事情,现在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打字的人不用知道计算机的原理,开车的人不用知道汽车背后的尖端科技,他们只需要会用。我相信,AI也遵循这个规律,会远比想象中更快地普及。
AI背后是人类知识的总和,使用简单的自然语言对话,就像请教一位智者,就能轻松获取高质量答案,这无疑打破了知识特权、科技霸权的格局。就以面试学习为例,题目要求列举3种活动形式,并选择一种具体展开。不少同学缺乏体制经验,打不开脑洞,要么想不到3种,要么都是陈词滥调。这时随便打开一个AI应用,比如DeepSeek、豆包、Kimi、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可以要求其列出10种、20种,甚至100种活动类型,并补充特色做法。在此基础上挑选、优化一下,就能转化为可用答案。要做到这些并不难,不超过5分钟就能基本学会,比熟悉一款游戏的操作、了解一款面膜的优劣花费的时间都要短。
在可见的未来,AI将重塑公考培训行业。在这样的大势面前,情绪不重要,好恶不重要,选择才重要。我会使用AI,逐渐人机合一,成为AI的驾驭者。但我也会隔离AI,继续以虔诚之心,一个字一个字敲击键盘,成为AI时代的苦修者。越是想成为AI的驾驭者,越要成为AI时代的苦修者。唯有如此,才能降服手中的武器,而不被武器降服。人吃老虎,老虎吃人,都是合二为一,却有着本质不同。这同样是我想提醒同学们的,不要迷信任何一种工具,即便它的名字叫作:人工智能。永远坚持以自己为主,始终牢记:你吃答案,不是答案吃你。AI也许能写出80分的答案,但让你胜出的恰恰是最后那20分的人味儿,这种味道藏在你的犹豫畏缩、哽咽紧张、放手一搏中。
即便这是一本书的前言,即便这本书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但我仍然真诚希望同学们不要被局限,更不要封闭、傲慢、畏惧。在上岸备考、面试学习、体制工作中,勇敢地接受、学习、使用AI,努力成为驾驭超级工具的时代新人。
而我,则甘为新时代的苦修者。
老 夏
202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