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教材第2版于2012年4月出版以来,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肯定。第3版以第2版为基础,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坚持理论严谨、编排新颖、内容简明、由浅入深的原则,同时为了体现工程力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主要进行了如下修改:

(1) 对少量内容的叙述和文字表述进行了斟酌、修改,更正了一些印刷错误。

(2) 依据最新的规范和标准,更新了相关的数据表格和材料名称。

(3) 增加了工程力学相关的数字资源:包括演示实验视频,描述基本概念的动画,以及一些工程构件的图片等素材。

(4) 每章增加拓展阅读资料,增强力学理论与工程的结合。

本版由陈俊旗和原方主编,参加修订编写工作的有: 原方(绪论),朱晓伟(第1章),陈俊旗(第2、5、6、12章),徐志军(第3、4章),曹世豪(第7、8章),白杨(第9章和附录部分),张朋(第10、11章),各章课后拓展阅读由陈俊旗整理编写,第10~12章的动画资料由张朋制作。编者还为本书制作了在线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自测习题等,供学生自学选用,详细网址见下方二维码。此外,众多兄弟院校同人对第3版教材的修订均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可能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2月

0-1

第2版前言

本书初版于2006年出版。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需对部分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第2版保持第1版的体系和风格,坚持理论严谨、编排新颖、内容简明、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内容和体系上作了如下修改: 

(1) 在静力学部分,改编了静力学公理的叙述方式,适当加强了平面力矩这一基本概念。

(2) 在材料力学部分,将轴向拉压杆的内力、梁的内力计算放在第4章,突出内力图的画法,以使重点内容提前讲,也便于教学。

(3) 第8章增加“广义胡克定律”一节,使得强度理论的内容更加完整。

全书仍按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的顺序编排,中等学时或少学时的专业一般只学习静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即可。

本版由原方教授主编,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主要由邵兴修订,材料力学部分主要由原方、陈丽修订。河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教研中心各位教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条件,书中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改进。

编者

2012年2月

第1版前言

本书于20年前的1985年形成初稿,1990年由原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若冰、岑运鹰、苏乐逍编著。经过几年使用后,于1996年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由岑运鹰、苏乐逍、赵霖主编,原方、陈丽、邵兴等参编,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根据学科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于200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吸取了国内外各类新教材的优点,对章节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高了起点。本书结构编排新颖,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繁简有度,深入浅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引用大量与专业相结合的例题、习题,加强了应用性。

全书除绪论外,共12章,涵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前3章和后3章为理论力学内容,中间6章为材料力学内容。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原方、邵兴、 陈丽、梁醒培、刘起霞、姬洪恩、姬振华、白杨、刘志钦、王现成、祝彦知。其中绪论、第4章、第7章、附录主要由原方编写,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主要由邵兴编写,第5章、第6章、第8章、第9章主要由陈丽编写,并由原方任主编,邵兴、陈丽任副主编。

衷心感谢龙驭球院士对本书的关心和支持,感谢龙先生在80岁寿辰之际为本书作序。

限于作者水平,本书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教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