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奇睿、葛健
定价:32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92692
出版日期:2012.07.01
印刷日期:2016.09.23
图书责编:陆浥晨
图书分类:教材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的核心是要“在产业中建立进退有据的地位”,其实质是“地位的对抗”。本书通过一些具体的中国案例分析来解读和重构差异化战略,揭示差异化竞争源头奥秘,告诉中国企业家如何从差异化战略谋划的起始之初就建立起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认知优势,在产业中谋取更高的地位。 本书共十六章,首先从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从竞争战略来看,领导地位是最大的差异化。后面各章节对运用差异化战略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陈奇睿,竞争战略专家,北京清大远景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陈奇睿先生199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曾就职于北京奇睿天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陈奇睿先生著有:《论定位理论的哲学基础》、《靠“模仿”赢不了市场竞争》、《竞争性项目可研的三个必要条件》、《现代企业竞争的战场在消费者头脑中》等。参与编写《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投资项目指南(2008年版)》。陈奇睿先生对产业政策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对竞争战略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今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而言,全球竞争将更为激烈,因此,竞争战略的选择如依靠比较优势或占领制高点或独树一帜差异化战略将至关重要。国家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企业的实力和竞争水平。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步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批规模适度、服务能力高效、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知名企业将是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中国企业不仅要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做出规模和市场地位优势,更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创新战略来实现核心竞争力提高和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确实有一批大企业脱颖而出,不少企业已经跻身于“世界500强”,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不小距离。中国相当一些企业战略选择模糊不清、竞争策略随意性较强、市场定位不鲜明、经营绩效不理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无论与世界知名企业相比,还是与中国国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相比,都不适应。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中国企业的成长路径,从绩优企业的成功经验、反面企业的失败教训等诸多案例中去寻找原因。陈奇睿和葛健先生编著的《竞争战略》一书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思维,按照重构差异化战略的思路,对中国企业各种案例进行解析,对于我国企业界今后的战略选择和成长路径,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参考借鉴意义。 对于书中的正面案例,企业可以从中学习经验;至于反面案例,企业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当然,反面案例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元的,书中仅提供作者的一个视角,即企业战略的选择是根本的,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本书中像“如果脱离了领导地位,大公司就是侏儒。任何领导者都不要产生这样的错觉...
序2 一本值得投资界人士仔细读的书(王庆)
前言
第一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什么不可行
第二章 认知差异化
第三章 领导地位是最大的差异化
第四章 更新换代,推出新产品
第五章 抄袭与并购可以强化行业领导者的霸主地位
第六章 给竞争对手贴负面标签
第七章 对抗领导者要选择与其相反的特性
第八章 利用技术特点建立优势地位
第九章 细分聚焦,通过专注建立“高品质”的优势认知
第十章 主流人群的示范效应
第十一章 历史地域传统,高势能的竞争高地
第十二章 利用企业的历史传统建立差异化认知优势
第十三章 热销,推动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成为热门货
第十四章 利用认知挪移建立优势地位
第十五章 重新归类是更高级的竞争智慧
第十六章 弱异强同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