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伟、钟绍春
定价:29.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39816
出版日期:2013.11.01
印刷日期:2013.12.04
图书责编:黄芝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在吸取国内外文献及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科、理科的例子,系统地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代表性网络检索工具及中外文检索工具的应用方法与技巧、文献管理的方法与工具、文献阅读与记录的方式与方法、文献成果的整理与撰写、研究成果的投稿与发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信息检索、分析与利用相关课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的参考书。
王伟,东北师范大学讲师。本科开始在东北师范大学求学,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经历了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育技术学三个学科的跨越,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背景。研究生期间曾在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Elsevier担任学生大使和兼职数据库培训专员,同时从读博至今一直在讲授文献检索、分析、利用相关的研究生课程,积累了关于该领域的经验和案例。主持和参与项目近10项,发表论文19篇。钟绍春,东北师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80 余篇,多篇文章被SCI、EI、ISTP、CSSCI检索。获得12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我国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分别在1984年、1985年和1992年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和《文献检索课基本要求》,明确地指出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意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检索课程越来越关注数字资源的获取、分析与利用,并被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列为由具体学院或图书馆授课的必修课,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对于研究生而言,文献的检索、分析和利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日后的科研质量。本书所包括的理论、实践案例有助于学生谙熟信息检索、分析与利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生活夯实必要的信息技术检索基础。 本书在吸取国内外文献及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文献的检索、分析和利用内容综合为八堂课,分别是研究的基础——文献综述、佐证想法的基础之基础——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冲浪网络资源——主要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及技巧、打开文库的大门——主要文献检索工具的检索方式及技巧、应对堆压而至的信息——文献管理的方法与工具、阅读质量考验关——文献阅读与记录之道、智慧累积激扬文字——文献成果的整理与撰写、摘取核心期刊“橄榄枝”——研究成果的投稿与发表。 经过几年的课程实践,笔者认为课程内容不能太满,最理想的效果是当堂知识当堂理解,因此,在课程内容尽量保持理论完整的前提下应注重实践和分享经验; 在实践环节中,机房比多媒体教学环境要优越,因此可以从完全在多媒体环境授课过渡为在多媒体环境讲授理论,在机房实践,到最后的完全在机房授课,学生边听边练习...
【课前准备】
【上课实录】
一、 面临的改变
(一) 定位的改变
(二) 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 学习过程的改变
二、 文献阅读与综述
(一) 文献阅读的目的
(二) 文献综述的界定
(三) 文献综述的作用
三、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 文献综述的结构
(二) 正文的组织
(三) 参考文献的格式
(四) 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
(五) 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反思与辅导】
第二堂课佐证想法的基础之基础——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
【课前准备】
【上课实录】
一、 科技文献
(一) 基本概念及作用
(二) 科技文献的分类
二、 检索工具与检索语言
(一) 检索工具
(二) 检索语言
三、 检索过程与策略
(一) 界定问题
(二) 检索工具的选择
(三) 检索式的编制
(四) 检索的实施
(五) 检索的优化
【课后作业】
【反思与辅导】
第三堂课冲浪网络资源——主要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及技巧
【课前准备】
【上课实录】
一、 Baidu
(一) 简介
(二) 检索语言及算符
(三) 特色检索功能
二、 Google
(一) 简介
(二) 检索语言及算符
(三) Google Scholar
三、 SCIRUS
(一) 简介
(二) 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