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内容主要是作者为媒体所写的有关韩国的专栏文章,以及一些对韩国社会的观察随笔。作者长期在韩生活,对韩国人及韩国文化有深入的洞察。中韩两国文化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存在巨大差异,对此,作者用幽默俏皮的文字从容道来,趣味十足。同时,本书披露大量韩国明星秘闻及演艺圈内幕故事,揭开了“韩流”背后的血泪隐情。另外,本书对两国民间的一些历史争议,也给出了犀利的解析和同情的理解。
王元涛,资深媒体人,曾任吉林省《青年月刊》主编,后长期旅韩,现任韩国《亚洲经济》报社中文版总编辑,曾为《南方周末》等报刊专栏撰稿,著有长篇小说《我的朋友孔丘》/随笔集《汉城.汉城》及《中国文化常识》(韩国出版)等。
我现在比较头疼的事儿,是不知怎样向身边的韩国朋友解释这个“看透”。按他们半生不熟的汉语水平来理解,看透,就是说坏话的意思。我说,我强调的是“全面和透彻”。但他们狐疑地望向我,微笑不语。我知道,这帮家伙心眼不大,一旦怀疑我居心不良,就不会再请我喝炮弹酒,也不会跟我讲心里话了。实际上,贯穿本书的,是一种复杂情绪。在韩六年,既有因饮食不适而在光天化日之下饿到虚脱的经历,也曾得到过诸多韩国友人的无私帮助,心中自有感激层层淀积。而且,这样一个小小半岛,要资源没资源,要人口没人口,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汉江奇迹,果然扎扎实实。同时,相信很多人也会看过这样一幅漫画,说台湾小学生学地理,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了世界各国的特征。箭头指向日本,说是“AV 生产国”;提到韩国,则是“他们说自己发明了全世界”。因此,本书论及中韩差异时,着重爽朗表达;而披露明星秘闻时,在尽量看管自己那颗八卦的心。讲到历史争议,则力求息事宁人。总之是一家之言,但求客观公允。由此,希望可为韩剧爱好者提供些许背景,以增添观剧的会心之乐。而厌韩者,或许也能从中寻到零散的弹药与枪支。当然,立场不同,观念迥异,原也是世界的本相,所以哈韩厌韩均属天经地义。只暗暗期望,无论赞扬或批评,均能基于事实,而不是惑于流言浮云,以讹传讹, 否则,瞎耽误工夫,咱谁都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