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

作者:张再跃 张晓如

丛书名: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

定价:2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331025

出版日期:2013.08.01

印刷日期:2025.07.08

图书责编:谢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分7章。第0章绪论,介绍元数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元数学与数理逻辑之间的关系,同时简要说明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第1章介绍集合论的基础知识,包括有穷集与无穷集的概念、可数集与不可数集的性质、集合的基数、无穷基数的比较等方面的内容;第2章介绍可计算性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算法的基本描述、计算概念的数学定义、可计算性函数的基本性质等;第3章~第5章是关于经典数理逻辑的内容,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两个部分,重点介绍逻辑演算以及相关形式系统的基本性质,内容涉及形式证明、形式推理、形式系统的语法、语义等概念以及逻辑系统的可靠性与充分性等方面的知识;第6章以一阶算术系统为例,介绍基于逻辑系统扩展的数学应用系统的描述方法,最终给出“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在本书的附录中给出了全书的习题解答。 本书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尤其是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作为希望了解数理逻辑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和科研技术工作者的阅读材料或参考资料。

1984年7月毕业于原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原扬州师范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8月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学位。担任过《元数学》、《离散数学》、《微机原理》、《Pascal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等数学》等十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承担过多项国家、省、校、院级科研项目。2000年获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从事计算理论的研究,先后在《中国科学》、《The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科学通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扬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在该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应用是推动学科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科学是实用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飞速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种类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具有强大的系统开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技术方向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等。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及系统框架,是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此,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启动了《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学科教程》的项目研究。参加本项目的研究人员全部来自国内高校教学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骨干教师。项目组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学科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编写了《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学科教程》(简称《学科教程》)。《学科教程》在编写上注意区分应用型人才与其他人才在培养上的不同,注重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征。在课程设计中,《学科教程》在依托学科设计的同时,更注意面向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教程》的思想与内容,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高...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绪论1

第1章集合论基础5

1.1可数集6

1.1.1映射6

1.1.2可数集的概念7

1.1.3可数集概念的延伸9

1.2康拓尔对角线方法12

1.2.1波尔查诺的无穷观12

1.2.2康拓尔的证明13

1.2.3自然数集的幂集P(N)14

1.3基数15

1.3.1基数的概念15

1.3.2基数大小关系性质16

1.4自然数与有穷集17

1.4.1集合论观点下的自然数17

1.4.2有穷集与有穷基数17

1.5无穷集与018

1.5.1最小的无穷量18

1.5.2无穷集的肚量19

1.6更高的超穷基数19

1.6.1幂集的基数19

1.6.2关于幂集的康拓尔定理20

1.6.3其他超穷集的基数20

1.6.4连续统与连续统假设22

本章习题22

第2章可计算性理论基础24

2.1计算概念的形成与发展24

2.1.1计算概念的初识——抽象思维的进步25

2.1.2计算概念的定义——计算本质的揭示25

2.1.3计算概念的发展——计算方式的进化26[]目录[]数 理 逻 辑2.2算法与能行过程27

2.2.1算法概念的由来27

2.2.2算法概念的描述28

2.2.3能行过程与可计算性29

2.2.4停机问题30

2.3可计算性概念的数学描述31

2.3.1递归函数31

2.3.2图灵机与图灵可计算函数34

2.4理想计算机38

2.4.1URM模型与指令系统38

2.4.2URM可计算函数41

本章习题43

第3章形式命题演算45

3.1命题与命题演算形式系统45

3.1.1命题的概念45...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