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司法的智慧——历代名案解析
千古名案

作者:赵晓耕

丛书名:水木书香

定价:4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30865

出版日期:2016.07.01

印刷日期:2016.06.14

图书责编:刘晶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案例多选自正史,间或采自类书、诗歌选集和古代判例集,近代案例。除却史书、档案外,还特意选取了当时报刊的相关报道,以使内容充实,富有真实感,增加可读性。书中案例经过各种戏曲、小说的反复演绎,其中的忠孝节义、爱恨情仇,本是人人耳熟能详,但作者力求独辟蹊径,掀起“戏说”的盖头,还原案件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赵晓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律史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职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宋代法制研究》《韩非子》《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主编:《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二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第二版)》《古今之平:唐律与当代刑法》《观念与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法律变迁》《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回顾》《大衙门——千古名案》等。

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法律制度最能集中、突出地反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体现当时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那么,案例作为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则反映了法律条文背后复杂的社会理念,体现了人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精神的理解与阐释。案例成为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在司法实践中的统一。   本书所收录的文字,以案例的形式讲述传统法律中的经典小故事。   内容上以时间为序跨越千年,依次选取了自夏商至民国的三十多个典型案例,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案例的评析,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传统法律发展脉络,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所集案例来源广泛,古代明清及以前的案例多选自正史,间或采自类书、诗歌选集和古代判例集,近代民国以降案例除却史书、档案外,间或选取了当时报刊的相关报道,以使内容充实,富有真实感,也增加其可读性。   书中的许多案例,如缇萦救父、卖女葬母、文字狱、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经过历史上各种戏曲、小说的反复演绎,其中的忠孝节义、爱恨情仇,多是人人耳熟能详,但本书力求以可信的史料为据,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掀起“戏说”的盖头,还原案件的真实面貌。而且,本书并不止于简单叙述案件经过及判决结果,单纯就案论案,而是以具体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对历代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求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的变化,从文本到社会、从静态到动态,理解传统及近代立法与司法二者间的关系,引导读者从变化和差距中,探寻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与沿革。   需要注意的是,提及中国传统法律,人们往往将“封建的”...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上篇刑起于兵兵刑同源3

刑名从商纣王酷刑7

明德慎罚西周狱讼13

六礼七出礼制婚姻17

刑无等级商鞅殉法22

简牍探微秦法繁苛26

儒法之间非公室告30

废除肉刑文景改革34

天下之平法信于民38

原心定罪春秋决狱41

经律相明亲亲相隐45

违礼入刑一视同仁49

礼有差等士庶不婚52

五刑有权八议之辟57

十恶不赦株连九族61

亲属相犯服制定罪66

官员坐赃上请处断72

屈法伸情血亲复仇76

引礼破法自首减刑81

公平非讼保辜论罪85

阿云自首法理之争88继承遗产刑罚公平94

典权入务司法权衡98

〖1〗下篇朱元璋的忧虑——胡惟庸谋反案103

臣不为君用——方孝孺“文字狱”案108

康熙与戴名世——《南山集》案112

雍正与曾静——吕留良案119

湘军与朝廷——刺马案136

晚清科场第一案——咸丰科场舞弊案150

晚清四大冤案之首——杨乃武与小白菜案165

名媛与名伶——杨月楼案175

“会审公廨”与“革命”——《苏报》案187

伍廷芳与陈其美之争——姚荣泽案202

民国第一政治凶案——宋教仁被刺案215

弑父之仇——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221

参考文献230

查看详情

本书基本定位为大众图书,选题题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千古名案,对大众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名家解读,更能引人深思,提升内容高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