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第3版)
下载更多课件、素材包资源,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qhdxcbs

作者:宋蔚蔚

丛书名: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定价:39元

印次:3-2

ISBN:9787512132375

出版日期:2017.08.01

印刷日期:2018.07.11

图书责编:赵彩云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全书共十章,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主线,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内控框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南非,以及日本),详细论述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途径,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系统阐述涉及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并且展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本书既适合于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于MBA、MPA、MPAcc等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内控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教材,以及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资料。

宋蔚蔚,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00年获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注册会计师,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讲授理财规划师,注册会计师课程多年,并深受学生好评,主持和参与研究众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财务顾问等项目,在内部控制、资本运作、公司理财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前言: 时光荏苒,离最初写这本书已有六年时间,六年里,身边的每个人都在成长,我们的这本书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充实、扩展和更新了。 内部控制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与诸如高等数学等技术属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太一样,10年前的拉格朗日定理和斐波那契数列,现在还是那副模样,内部控制却于十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不同的国家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也有所差异,有的是静态的方法和程序观,有的是动态的过程论;有的是原则导向,有的是规则指引;有的是五目标,有的是三目标……无论如何,各个国家都相继出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内部控制规则。 自2008年和2010年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后,我国也拉开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序幕。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实践的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架构也在不断地搭建和完善。2012年财政部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6年财政部颁布《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这三类规范将所有企业或单位,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无论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还是非营利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囊括在内,它们都将遵循各自的内部控制规范。 针对国计民生的行业,财政部也陆续颁布了《石油石化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2013),《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2014),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也陆续出台和修订了金融行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2010),《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内部控制指引》(20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14),《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2015)。自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论(1)

1.1内部控制概念的起源(1)

1.2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2)

1.2.1内部牵制阶段(3)

1.2.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4)

1.2.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7)

1.2.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9)

1.2.5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阶段(10)

1.3内部控制的功能(11)

1.4内部控制的局限性(13)

1.5内部控制学与其他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6)

阅读与思考尼克?里森PK杰洛米?科维尔(18)

第2章内部控制体系框架(21)

2.1IC-IF框架(1992)(21)

2.1.1COSO组织及其发布的报告(21)

2.1.2IC-IF框架(1992)的内容(23)

2.1.3IC-IF框架(1992)的贡献(25)

2.2IC-IF框架(2013)(26)

2.2.1IC-IF框架(2013)总体架构(27)

2.2.2IC-IF框架(2013)的内控目标(29)

2.2.3IC-IF框架(2013)的内控原则(31)

2.3ERM框架(35)

2.3.1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概述(35)

2.3.2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和目标(37)

2.3.3ERM框架与IC-IF框架的对比(37)

2.4其他内部控制架构(40)

2.4.1加拿大的COCO报告(40)

2.4.2英国Turnbull报告(42)

2.4.3法国内部控制框架(43)

2.4.4南非的King报告(44)

2.4.5日本的内部控制架构(46)

2.5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的要求(47)

阅读与思考安然事件(52)... 查看详情

整本书具有前瞻性、规范性、指导性的特点:①“国外和国内相结合”,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内控框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南非,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同时以我国最新的内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为主线。②“公司层面与业务层面相结合”,全面地探讨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内控的关键控制环节。③“新规范与旧规范相结合”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且分析了征求意见稿与正稿的差异以及管理层思路的变化,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平衡计分卡、ISO31000、COBIT框架等融入其中,并且通过专栏和每章后面的阅读与思考,以内控视角分析一些著名的案例和事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