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82840
出版日期:2017.06.01
印刷日期:2017.10.31
图书责编:闫红梅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围绕网络安全展开,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综述; 第2章介绍常见的网络攻击技术,重点讲解各种攻击的原理和方法; 第3~6章针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及攻击手段,提出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如通过防火墙进行内外网的隔离,通过身份认证技术进行识别,通过VPN实现跨越公网的数据传输,通过IDS实现攻击防御; 第7~9章结合当前热点介绍移动互联安全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并介绍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以弥补技术上可能带来的不足。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企业IT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陈兵,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线网络、未来网络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5部。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建设了江苏省信息安全特色专业、工信部物联网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等。目前担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主任、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如果希望加入教师微信交流群,请加微信:itbook8 如果希望加入教师QQ交流群,请加QQ:883604 加入时,请写明:“学校+姓名”,并写明“加入教师群”,只限教师。
前言 2014年习近平主席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并表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他强调: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这必将给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重要性有目共睹,特别是随着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渐形成,国与国之间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Internet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得新的犯罪行为相伴而来。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各种犯罪活动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从技术角度看,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因此,网络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试图在一本教材中将所有的安全技术都阐述出来是不可能的。 本书将重点聚焦在4个问题上,即: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威胁有哪些?如何从技术上进行安全防范?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本书共分为9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列举目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以ISO/OSI和TCP/IP安全体系结构为模型,分析了安全服务和实现机制。第2章介绍国内外著名的黑客攻击案例、攻击手法和攻击过程,并结合TCP/IP协议分析其各层所存在的安全问题。第3...
目录
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
1.1网络安全案例
1.1.1网络安全事件重点案例
1.1.2网络安全问题的提出
1.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1.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1.4网络安全模型结构
1.4.1OSI安全服务的层次模型
1.4.2OSI安全服务
1.4.3OSI安全机制
1.4.4OSI安全服务的层配置
1.4.5TCP/IP安全服务模型
1.5本章小结
1.6本章习题
第2章常见的网络攻击技术
2.1网络攻击
2.1.1网络攻击案例
2.1.2网络攻击的目的
2.1.3网络攻击的来源
2.1.4网络攻击方法
2.1.5网络攻击的过程
2.2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攻击技术
2.2.1MAC地址欺骗
2.2.2电磁信息泄漏
2.2.3网络监听
2.2.4重放攻击
2.3网络层攻击技术
2.3.1网络层扫描
2.3.2IP欺骗
2.3.3碎片攻击
2.3.4ICMP攻击
2.3.5路由欺骗
2.3.6ARP欺骗
2.4传输层攻击技术
2.4.1端口扫描
2.4.2TCP初始序号预测
2.4.3SYN flooding
2.4.4TCP欺骗
2.5应用层攻击技术
2.5.1缓冲区溢出
2.5.2口令攻击
2.5.3电子邮件攻击
2.5.4DNS欺骗
2.5.5SQL注入
2.6网络病毒与木马
2.6.... 查看详情
(1)本书涵盖内容全面,基本包括了网络安全的所有理论和技术,从基本知识到理论应用,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讲解,是一本从入门到进阶的首选教材。
(2)案例引导,使枯燥的技术与鲜活的实例相结合,促使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
(3)避免了高深的理论讲述,并对安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内容深浅适当,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4)编者在网络及其安全领域执教20多年,经验丰富,对网络的理解较为深刻,使得本书层次清晰,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紧扣热点,适合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学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