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8元
印次:2-10
ISBN:9787302569466
出版日期:2021.01.01
印刷日期:2024.07.24
图书责编:胡辰浩
图书分类: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共12章,由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个性心理4部分组成,内容既包括了国内外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新发展,又紧密结合高校的教学和国家教师资格证培训与考试的实际。《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体例新颖、实用性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教育心理学导论、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学习及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师心理、个性差异与教育等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尤其是可作为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首选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用书,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的教学材料,还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骨干教师培训考试)考生的参考用书。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对应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案、试卷和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
夏凤琴,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职称:教授,性别:女,年龄:58,专业:教育心理学,学历:本科,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编著《教育心理学》1部,主编《教育心理学》教材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4部,曾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前 言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编写的“教育心理学”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师范院校学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从教能力和要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不仅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当教师,其他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当教师,这就给教师职业的变化带来了一个巨大冲击。无论是何种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想当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教育改革形势的新变化,必然带来教材改革的变化和更新,原有的仅面向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教材内容已经远不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另外,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以及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合作能力的新一代,教育就要从目标、形式、方法到组织进行全方位改革,而改革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科学研究。因此,《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立足于学科前沿、反映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心理学的新要求,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同时《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力争使心理学本土化、生活化、大众化,使广大学生和读者充分认识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结构,使其身心健康。基于此,在2010年编写出版的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和2015年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作者编写出版了这本《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与前两部教材相比,本教材有以下3个突出特点。 1. 体例新颖 本教材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个性心理,共12章。其基本涵盖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主要内容,同时侧重学生的...
第一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 3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述 3
一、个体行为 4
二、心理活动(心理现象) 4
三、心理的实质 6
四、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派别 9
五、心理学的分支 12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2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4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 15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5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20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20
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1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理论 23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4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24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26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30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33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3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42
第三节 学生人格发展阶段 42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43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44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47
第三章 学习及学习理论 50
第一节 学生的学习 51
一、学习概述 51
二、学习的作用 52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54
四、学习的分类 54
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56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56
二、认知... 查看详情
时代性。《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在编写过程中,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精神,与时俱进,尊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紧跟时代脚步,吸纳心理学学科前沿,增加了教育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的内容。参编教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例纳入有关章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理论。
创新性。《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在编写体例上有所创新,设有案例、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正文和案例分析等。“案例”起引子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兴趣;“内容提要”旨在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宏观了解;“学习目标”旨在说明本章学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正文”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性。《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分为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个性心理四个部分,基本涵盖学与教的主要内容,并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教”“育"“评”四大方面来选取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在“学”与“教”方面,《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介绍了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获得、学习策略和教师心理等有关心理学知识,“育”介绍了个体心理发展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个性差异与教育等,“评”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等。同时本书内容尽可能贴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延展性。本书紧密结合高校省级精品课建设要求,并配有一系列含有相关资源的教学网站,较好地满足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学校对优质立体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需求。本书提供了阅读小资料,力求做到对学习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了方便师生的教与学,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与本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索、试卷和答案等,为教与学提供便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