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
" 根据2014年本科专业目录、国家标准要求,定位新大纲。 全新的专题讨论和案例教学,与数字时代接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材设计,配套资源丰富。 内容精炼、实用,强调前沿实践,以教材为链接,培养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习。"

作者:吴玉红、闻佳

丛书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系列教材

定价:6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49762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4.07.18

图书责编:张龙卿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遵循大学生对设计色彩专业知识的学习规律组织内容。全书分为感知篇(第一章)、认知篇(第二、三章)、接受篇(第四、五章)、创作篇(第六章)四篇,共六章,重点讲授了设计色彩的基本理论、核心原理、色彩规律及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具体内容包含设计色彩结构体系、设计色彩对比与调和、PCCS 色彩体系的应用、设计色彩配色思路及方法、数字色彩、配色鉴赏。前五章是设计色彩课程的核心内容,第六章是课程知识拓展与提升。本书按照教育部高等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求,突出“互联网+ 教育”、线上线下+ 翻转课堂、服务数字经济时代、课程思政融入教材等新时代特色。教材采用图解方式诠释知识点并做配图诠释,便于直观地理解,配有大量课后练习。另外,全书分析了全国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等一百多幅优秀获奖作品,以便有效地提升读者在设计色彩方面的创作力和表达能力。 本书附带各章节教学课件,方便教师进行线上及线下教学使用。本书还专门讲授了中国“五色观”数字色彩及其应用、国潮风格等案例,内容选取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作用,部分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优秀载体。本书可作为高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设计理论课教材,也可作为设计类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吴玉红,女,安徽淮北人。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文化创意、红色文化、非遗保护与传承、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现工作于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安徽建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省徽州雕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包装技术学会委员会常委。先后在《装饰》《美术》《学术界》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论文荣获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作品两次荣获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银奖。近年来指导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德国岗特兰堡设计大赛、BICC中英国际创意大赛、CADA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荣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设计色彩是艺术类设计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绘画、新闻传播、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选修课。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游戏美术、动漫设计、影视制作、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等领域均被视为重要的美学理论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学生学习知识及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线教学超越传统课程教学边界,教学方式更加智能化、多元化。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传播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教育部自2014年3月起,逐步将全国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的一半转变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材建设,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都有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在语言系统中存在“语素—词汇—语句—段落—文本”的结构组合过程。语言正是人们将“基本单元”根据语法规则进行多样组合,达到既能准确表意又能使形式丰富的目的。如果将“视觉形式”视为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可以得到某些启发?实际上,色彩的形式表达具有“类语言”的叙事结构与表意特点。例如,不同设计师可以选择色相、明度、纯度等色构词汇,运用各种视觉语法规则,组合成形式多样且含义丰富的色彩叙事语言。 本书共六章内容。第一章讲授设计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认识设计色彩构成体系,让学生感知...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章 设计色彩结构体系 1

第一节 设计色彩的概念与内涵 1

第二节 设计色彩的基本原理 3

第三节 设计色彩的构成体系 6

本章小结 13

第二章 设计色彩对比与调和 15

第一节 色彩对比与调和关系 15

第二节 色彩对比关系及配色方法 18

本章小结  23

第三章 PCCS色彩体系的应用 25

第一节 PCCS色彩体系的应用价值 25

第二节 PCCS的同一色调对比 27

第三节 PCCS色系对比及应用   32

本章小结 48

第四章 设计色彩配色思路及方法 49

第一节 设计色彩配色思路 49

第二节 确定色调 50

第三节 配色选色  59

第四节 配色定色 61

本章小节 68

第五章 数字色彩 69

第一节 数字色彩结构 69

第二节 数字色彩配色 73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数字色彩 76

本章小结 92

第六章 配色鉴赏 93

第一节 设计风格 93

第二节 作业练习 99

第三节 大学生优秀配色作品 108

参考文献 135

本书内容来自一线教师的多年教学成果,同时作者有多年的企业从业实际工作经验,所以教材定位准,内容实用,书中有大量的实用案例,非常适合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