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玲玲
定价:46元
印次:1-1
ISBN:9787302015871
出版日期:2006.12.01
印刷日期:2006.11.27
图书责编:梁云慈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汇集了2006“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课题中学生调研的部分成果。全书的数据资料和政策思考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4名师生2006年暑期对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四省(自治区)29个县为期10天的农村金融问题社会调查。调查涉猎了四省(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金融机构生存状况、当地企业发展以及县乡政府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等重大主题。书中小组报告依据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和典型事例,比较深刻地思考和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书中精选的学生个人论文、队记等文章,生动地表达了清华学子关注“三农”问题、心系农民、心系农村的道德情怀和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制约农村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是农村金融问题。2006年2月21日,中央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意味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必将出现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覆盖了绝大多数行政村,但投入仍然严重不足,效率不高,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比较差。 在我国农村,农民的经营规模非常小,农户的数量极其庞大,这就意味着小规模、分散化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主要特点。同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性,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和服务单一。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县以下农村地区撤并营业网点和机构后,更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尤其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协调,亟待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接受汇丰银行资助,围绕为期三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组织师生进行了第一年的农村调研。2006年7月10日至21日,在48位学院领导、老师、研究生和辅导员的带领下,组织学院大二学年170名学生分别到青海、新疆、甘肃和河北四个省区的29个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暑期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10天时间,师生们共走访170多个村庄、1500多家农户、近50家企业、30多家金融机构,并与当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学校举行座谈会80余次。同学们围绕调研课题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对四省的农村金融现...
小额贷款在带动农户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支队: 青海共和支队
青海省乐都县农村金融调查报告第二支队: 青海乐都支队
亲历定西
第三支队第一分队: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通渭、陇西和漳县分队
东风何处寻——从定西三县金融看农村发展的资金短缺
第三支队第二分队: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渭源、岷县分队
平凉市农村金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第四支队第一分队: 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庄浪和静宁分队
致富之曙光——平凉市小额信贷现状及浅析
第四支队第二分队: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和华亭分队
从供求角度看甘南金融市场第五支队: 甘肃省甘南支队
新疆玛纳斯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第六支队: 新疆玛纳斯支队
用什么来支持发展——农村金融问题考察报告
第七支队:新疆呼图壁支队
木垒县调研报告第八支队:新疆木垒哈萨克支队
新农村建设——2006年暑期农村金融调查
第九支队:河北省唐山市支队
对农村金融市场几大利益主体的辩证思考
第十支队:河北省沧州市支队
如何通过小额信贷促进张家口经济发展
第十一支队: 河北省张家口支队
实践报告——赴保定地区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第十二支队: 河北省保定支队
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试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
第十三支队: 河北省邯郸支队
探寻县域经济的发展之道第十四支队: 河北省衡水支队
第二篇个人论文精选
共和之行的收获第一支队: 青海省共和支队张凯竣
走近乐都第二支队: 青海省乐都支队刘非
记得你的微笑第三支队: 甘肃省定西支队黄维
我的甘肃行第三支队: 甘肃省定西支队朱青
实践之旅甘肃印象第三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