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建造的故事——10个中国当代建筑师(事务所)访谈

作者:郑小东

定价:2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32183

出版日期:2013.09.01

印刷日期:2013.08.29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建筑物的创作过程和方法。”本书从材料与建造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当代建筑师以及他们设计的建筑,通过与10个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访谈对话,对其建筑的材料和建造过程进行深层次剖析,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

姓名:郑小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职称:副教授教学、科研和学术情况: 教育背景: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新乡土建筑、建构学、中国当代建筑;主讲课程:建筑设计、外国建筑史等。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译著《贝聿铭全集》,参编教辅书2本。

前.言 本书源于我做博士论文时,结合项目调研对众多建筑师的采访,衷心感谢他们对我研究工作的支持。 全球化的冲击使建筑的地区特性正在逐渐丧失,商业利益的驱使令建筑学陷入了图像化争奇斗艳的尴尬。这时对建筑本体性的回归,尤其是对材料与建造的关注,就变得尤为重要。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建造是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原因,材料与建造是建筑永恒的主题之一。我采访建筑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对材料与建造的追问,更加深入地剖析建筑,解读中国当代的建筑现象。 接受采访的建筑师有很多,采访对象的确定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是有意选择的结果。本书精选了10 位建筑师(事务所),他们的实践状态各不相同,有知名的建筑大师,也有正在崛起的青年新秀;单位背景有大型的建筑设计院,也有小型的独立事务所;建造方式有传统的乡土营造,也有工业化的现代建造,还有参数化的数字建构。虽然类型各不相同,但讨论的主题一致——材料与建造。 访谈的优势在于深入浅出,以简单明了的话语解释复杂的建筑现象,在对谈的碰撞中层层深入。我们看到的建筑,大多都是直接面对其建成的结果。与建筑师的访谈,是了解一个建筑师,了解其建筑的绝佳途径,有助于我们理解现象背后的本源。尤其是建筑师谈自己的建筑,以第一视角对建筑进行解读,这是真正的一手材料,避免了他人视角的误读。 建筑师们观点各异,众说纷纭,这恰恰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我的工作就是把这种“不同”真实地展现出来。再次感谢建筑师们的耐心和慷慨,他们对建筑的深刻理解,令我获益匪浅。希望这本书能激发大家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本书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TD2011—28)。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按建筑师姓氏拼音排序)

一.材料系统——陈龙,胡宪,贾莲娜,陆翔(多相工作室)访谈............................................... 1

二.本土设计——崔

访谈.................................................................................................. 10

三.文人传统——董豫赣访谈.............................................................................................. 14

四.当代思想本土化——李晓东访谈..................................................................................... 26五.适宜技术——李兴钢访谈.............................................................................................. 34

六.嵌入当下——王路访谈.................................................................................................. 40

七.空间与象征——王向荣访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