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7
ISBN:9787302505600
出版日期:2019.06.01
印刷日期:2025.07.10
图书责编:付潭蛟
图书分类:教材
审计学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审计行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学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本书按照通用审计教材体系编写,包括绪论在内共十二章,内容涵盖审计职业标准与审计组织、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四大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上,本书关注政策变化,反映**财务会计准则、制度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形式上,本书注重案例教学、突出实务,各章节案例丰富,通过案例来强化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本书的内容体系既适应我国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专业的教学之用,也适合从事会计和审计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阅读参考。
宫义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10年至今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1年9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前言 伴随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之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会计中的会计”,在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有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这也对会计和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适应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求,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而推动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审计准则真正实现了国际趋同,我国独立审计管理与方法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审计工作、审计理论及审计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为保障,这也是我国审计发展的迫切需要。鉴于此,本书以注册会计师为重点,同时还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以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指南以及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指南为基本依据,结合具体的审计案例,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融入审计基本技能之中,旨在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审计的基本内容。本书在充分尊重审计普遍认知规律、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审计工作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呈现如下特点。 1. 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审计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书在介绍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及审计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实务,在每一章开始都有“引入案例”,使读者对本章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对章节中涉及的重要及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具体真实的案例加以论述,使读者对相关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把握;在每章节的末尾,通过思考题和业务题的练习,使读者对本章知识再进行系统的运用,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2.关注政策,反映最新财务会计准则...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
二、国外审计的发展历史 5
第二节 审计的定义与特征 8
一、审计的概念 8
二、审计特征 9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与分类 10
一、审计对象 10
二、审计分类 11
第四节 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19
一、审计目标 19
二、审计职能 20
第五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 21
一、计算机审计概述 21
二、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特征 23
三、计算机审计的工作程序 24
四、计算机审计方法 24
思考题 27
业务题 27
第二章 审计职业标准与民间审计组织 30
第一节 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31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31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32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34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39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39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41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规定 41
四、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措施 44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 47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制度 47
二、会计师事务所 49
第五节 会计咨询与服务业务 52
一、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特点和范围 52
二、代理记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