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华伟 邱际春
定价:49.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65052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6.06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数学培优竞赛一讲一练(高二年级,第2版)》是《数学培优竞赛讲座(高二年级,第2版)》(ISBN:9787302665076)的配套练习册,为读者提供自我检测.在内容上以高考数学难题、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国内外高中数学竞赛为背景,按照普通高中高二年级数学教科书的进度分专题编写,力求与课堂教学同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构建通往高考数学、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的捷径;在有利于学生把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知识巩固深化的同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拓宽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竞赛数学的知识;以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载体,介绍竞赛数学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创新与发现的灵感,开发智力,提高水平去参加高考数学、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 《数学培优竞赛一讲一练(高二年级,第2版)》附有参考答案及解析,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 《数学培优竞赛一讲一练(高二年级,第2版)》可供高中准备参加高考数学、大学自主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的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中学数学教师、数学爱好者、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及数学教师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朱华伟,深圳中学校长,博士,二级教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创新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数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国际数学竞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多次参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西部数学奥林匹克及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的命题工作。曾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主教练,率中国队获团体冠军。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0余部;2018年、202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前言 从1985年我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MO)以来,中国代表队参加了38次IMO(1985年派两名队员参赛,1998年因故没有参赛),24次获总分第一(有15次六位队员都得金牌),8次第二,2次第三,第四、六、八名各1次,224人次参赛,共获金牌180块,银牌36块,铜牌6块.早在1994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王梓坤院士就讲到,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IMO中“连续获得团体冠军,个人金牌数也名列前茅,消息传来,全国振奋.我国数学,现在有能人,后继有强手,国内外华人无不欢欣鼓舞”.这对青少年学好数学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 为了给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提供一个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解题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平台,我们以高考数学难题、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国内外高中数学竞赛为背景,根据多年辅导高中生参加高考数学、大学自主招生、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体会和素材,编写了这套《数学培优竞赛讲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以及配套的《数学培优竞赛一讲一练》(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 《数学培优竞赛讲座》按照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的进度分专题编写,在内容的安排上力求与课堂教学同步,采用从课内到课外逐步引申扩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构建通往高考数学、著名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和高中数学竞赛的捷径;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在有利于学生把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巩固深化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拓宽有关强基计划和竞赛数学的知识...
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 67
第2讲数学归纳法(一) 3 69
第3讲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5 72
第4讲递推数列 7 75
第5讲递推方法 9 77
第6讲数列的性质 12 80
第7讲空间向量及其应用 14 83
第8讲直线和圆 16 88
第9讲椭圆 18 90
第10讲双曲线 20 95
第11讲抛物线 22 98
第12讲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24 100
第13讲曲线系 26 104
第14讲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 28 106
第15讲解析法 30 111
第16讲三个基本计数原理 32 116
第17讲排列与组合 34 118
第18讲映射与计数 36 120
第19讲二项式定理与组合恒等式 38 123
第20讲概率与统计 40 125
第21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43 128
第22讲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技巧 45 129
第23讲平均值不等式 47 131
第24讲柯西不等式 49 133
第25讲排序不等式 51 136
第26讲导数及其应用 53 138
第27讲凸函数与琴生不等式 55 141
第28讲含参数的不等式 58 144
第29讲不等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60 146
第30讲数学归纳法(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