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2-13
ISBN:9787302290759
出版日期:2012.11.01
印刷日期:2025.01.06
图书责编:罗健
图书分类: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35个实验和6个开放性实验,它们较好地涵盖了植物形态解剖基础和系统分类学的基本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基本的实验训练,巩固学生从植物学理论课获得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了介绍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意安排了2个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兼顾我国南北不同地区的植物,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当地容易获取的类似植物。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结构的细节,每个实验均附有典型植物的解剖图。 本书还编入了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植物标本制作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现代孢粉和化石孢粉的制备、化石植物叶表皮和木化石材料的制备等实验。书后有3个附录:其一是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常见维管植物名录,为使用本教材的师生提供方便;其二是植物各大类群代表植物照片;其三是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结构彩色图版。 本教材适合生命科学各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供农业、林业、师范院校和医药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植物学实验指导》(第2版)是依据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的。教学大纲规定,植物学实验是紧密结合植物学理论课程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由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实验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使学生熟悉和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去识别和鉴别植物种类。本教材第1版于2006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使用本教材的高校的欢迎,但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决定修订《植物学实验指导》一书。本次修订,在维持第1版框架的基础上,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做了调整,把校园植物观察放到所有植物形态解剖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材料的解剖、描述做了修改和充实,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兼顾了不同地区实际物种的替代性,更换和增加了79幅插图,新增了134个种的彩色植物照片,重新彩绘了附录中的芽、叶、花和果实形态解剖图。为了减少篇幅和降低成本,以及避免和植物学理论教材内容的重复,删去了第1版中的附录“常用术语解释”。 本教材包含41个实验,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基本实验和研究性设计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每个基本实验均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材料、作业和思考题,这可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实验内容的编排,其要旨是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观察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终身学习能力。由于受课时和条件的限制,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安排实验和实验的内容。 本次修订工作分工如下:辛国荣、石祥刚负责形态解剖部分实验;刘蔚秋负责孢子植物部分实验;叶创兴、冯虎元负责种子植物部分实验...
绪论()
植物学实验须知()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四植物组织()
附:开放性实验一植物组织()
实验五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实验六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附:开放性实验二次生分生组织和次生生长()
实验七叶的形态及其构造()
附:开放性实验三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的形态与构造、C3和C4植物的叶()
实验八花、花序、雌雄蕊的结构和发育()
实验九植物胚胎发育和种子的结构与类型()
实验十果实的结构和类型()
实验十一校园植物观察:植物各大类群和多样性()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一):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
绿藻门()
实验十三藻类植物(二):红藻门与褐藻门()
附:开放性实验四藻类植物的采集及检索()
实验十四菌物(一):黏菌门与卵菌门()
实验十五菌物(二):接合菌门与子囊菌门()
实验十六菌物(三):担子菌门和半知菌门()
实验十七地衣与苔藓植物()
附:开放性实验五苔藓植物的观察、采集、检索以及苔藓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实验十八蕨类植物(一):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蕨亚门()
实验十九蕨类植物(二):真蕨亚门()
实验二十裸子植物: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紫杉纲、买麻藤纲()
实验二十一双子叶植物离瓣花类(一):胡桃科、杨柳科、壳斗科、桑科、
石竹科、木兰科、樟科()
实验二十二双子叶植物离瓣花类(二):毛茛科、十字花科、金缕梅科、
蔷薇科、豆科()
实验二十三双子叶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