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29886
出版日期:2013.08.01
印刷日期:2013.08.02
图书责编:王欣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是按照国家教指委《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 “卓越计划”要求而编写。教材内容按照工科优秀物理教材的体系,上册分为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三篇,下册分为波动与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学基础两篇。为了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本教材力求具有工程应用特色,尽力平衡物理理论的学习和技术应用介绍间的矛盾。在每一部分,增加了若干个物理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注明其英语名称;教材中增添了节前思考模块和节后讨论模块,习题中增添了部分开放性习题。 本教材用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同样可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对于爱好高等物理的读者,本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书的编写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还是学缘结构,都是良好的构成。除了教学,在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工程两个方向发表了多篇论文,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这支队伍已出版过《大学物理作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和《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典型例题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前言 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互作用和最普遍的运动规律,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所应必备的。 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无论是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学,还是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物理学的每一个发展、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历史上看,物理学对世界三次大的技术革命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7—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械的产生和应用。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电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出现和应用。20世纪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学科、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因此,物理学是科技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物理学为科学技术提供科学原理,能够指导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技术方案的改进,有助于培养技术人员的科学品格和创新能力。物理学的学习能使技术人员的眼光远、层次高且后劲足。全世界工科大学无一例外将物理作为重要的基础课。 为了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这是目前唯一以学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卓越工程...
第4篇波动与波动光学第11章机械振动311.1简谐振动3
11.1.1 简谐振动的特征及其表达式4
11.1.2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及频率5
11.1.3简谐振动的xt图线6
11.1.4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6
11.1.5简谐振动的相位7
11.2旋转矢量法11
11.3简谐振动系统的能量14
11.4简谐振动的合成16
11.4.1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17
11.4.2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18
11.5阻尼振动受迫振动21
11.5.1阻尼振动22
11.5.2受迫振动23
11.6共振及其应用24
11.6.1共振25
11.6.2共振的防止26
11.6.3共振的应用26
第12章机械波28
12.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28
12.1.1机械波的产生29
12.1.2机械波的分类30
12.1.3波动的几何描述30
12.1.4波动的物理描述31
12.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33
12.2.1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表达式33
12.2.2波函数的物理意义34
12.3波的能量能流密度40
12.3.1波的能量40
12.3.2能量密度42
12.3.3波的能流42
12.4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44
12.4.1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现象44
12.4.2波的折射与反射45
12.5波的叠加波的干涉47
12.5.1波的叠加原理47
12.5.2波的干涉47
12.6驻波52
12.6.1驻波现象及其特点52
12.6.2驻波的形成53
12.6.3驻波方程53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