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讲义

作者:黄怀信

定价:2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16671

出版日期:2013.05.01

印刷日期:2015.06.03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作者黄怀信,男,1951年生,西北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受聘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任职于孔子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主要从事先秦文献研究与整理,在上海古籍、中华书局、社科文献、复旦大学、齐鲁、三秦、陕西人民等八家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部。

前言 《大学》、《中庸》作为“四书”之二,与《论语》、《孟子》一样,自宋元以来是每个中国读书人必读之书,而且是首选之书,因为它既是为学的纲领,又关乎修德做人,和治国平天下。 《大学》原本相当于中国古代大学的教义,被收在《礼记》之中,为其第四十二篇。理学创始人程颢认为它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朱熹认为它是“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传贤之指”,赞誉其“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认为“古人为学之次第,独赖此篇之存”,并且从理学角度对之重新阐释,突出格物穷理,注重心性,使之升华为哲学著作。清代汉学家倾向于对其本义的探索,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不管什么文献,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明确它的本义。只有先明确其本义,最终才能知晓“古圣贤之心志”;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事实上,《大学》之本义,传统以来并没有被完全理解。甚至“大学”为何物,至今尚存争议。《大学》究为何时之书,很多人迄今也不明白。而怎样确定《大学》的时代,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大学”的名义问题,所以以下先从名义说起。 一、 “大学”名义 关于“大学”之名,历史上大致有五种解释: 1. 博学: 郑玄《礼记目录》云: “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2. 学之大者: 孔颖达、司马光等主之,衍申于“博学”说。 3. 大人(成年人)之学: 后人多理解为精深广博之学问。本出朱熹《大学章句》之“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句。 4. 大成之学: 宋黎立武说,据于《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文。 ...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前言1

大学1

第一章(朱熹作经一章)3

第二章(朱熹分作传之六章与三章后半)8

第三章(朱熹作传之一章)13

第四章(朱熹作传之二章)15

第五章(朱熹作传之三章前半)16

第六章(朱熹作传之四章)18

第七章(朱熹作传之七章)20

第八章(朱熹作传之八章)21

第九章(朱熹作传之九章)23

第十章(朱熹作传之十章)27

中庸39

第一章41

第二章49

第三章51

第四章52

第五章53

第六章54

第七章55

第八章56

第九章57

第十章58

第十一章60

第十二章62

第十三章64

第十四章68

第十五章70

第十六章72

第十七章74

第十八章76

第十九章79

第二十章83

第二十一章101

第二十二章102

第二十三章103

第二十四章105

第二十五章106

第二十六章108

第二十七章113

第二十八章117

第二十九章120

第三十章124

第三十一章126

第三十二章128

第三十三章130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