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412137
出版日期:2015.10.01
印刷日期:2021.01.11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主要讲述感性工学理论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应用,包括感性工学概况、感性工学设计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感性工学设计过程、感性工学设计实验、感性工学设计案例、未来的感性工学设计等6章。全书的重点在于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部分,通过大量的案例及图表形象地说明各种理论和程序。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价值,并且理论、案例、图片等研究内容新颖,既契合了当下飞速发展的信息与体验社会,又处于时代的前沿。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感性工学设计理论的研究者及企业的相关设计人员。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1997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本科,及研究生,2009年硕士毕业,同年于湖美工业设计系任教至今。主要担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效果图,机械制图,人机工学等多个课程的教学。
全球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众多发达国家将设计的地位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核心层面,比如美国提出“设计美国”的口号、日本实施“设计立国”的战略、新加坡进行“设计新加坡”的计划等,更不用说早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女王就提出的“设计兴国”,这些都显示出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另一方面,技术创新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多种学科穿插结合的趋势,设计开始与多门学科结成密切的关系。设计学、心理学和信息学这三个新兴学术领域的发展,促使工程学领域迎来了一个再次发展的时期1,通过科技手段获得对人类感性的清晰认识,可以使设计产品不仅具有物质实用性,更包含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在消费社会里,产品使用者不再仅仅关注产品与服务在功能上的表现,他们更多地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评价和情感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购买。产品外观造型的变化——“创新性”,材料表面的质感和色彩的应用——“非传统性”,以及那些隐约存在于人与物之间的感觉层面上的需求与感受——“感性”,都成为一件产品是否可以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览会上曾有一个作品,大大的屏幕上是一个湿地公园场景,设计者在这个固定位置放置了四台摄像机,拍摄了整整两年。人们经过这个作品时,起初并不知道设计者想要表达什么,可是当看了一圈其他产品之后,再次经过这个作品时,会奇妙地发现同一张图片及场景有了很大的变化,刚刚经过时是春天,而现在已是冬天,树叶凋零,白雪皑皑。观众除了感叹作品的神奇,不禁要感叹时间飞逝,一张图片的变化可以...
1.1绪论 2
1.2感性工学定义 21.2.1“感性”的含义与本质 2
1.2.2感性工学的含义与本质 4
1.2.3感性工学学科及其研究范畴 5
1.3感性工学发展历史 6
1.3.1感性工学产生背景 6
1.3.2感性工学发展脉络 8
1.3.3感性工学在中国的发展 10
1.4感性工学分类 11
1.5感性工学设计 11
1.5.1艺术设计学的新发展 11
1.5.2感性工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2
1.5.3感性工学设计的学科背景 12
第 2章感性工学设计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15
2.1感性工学设计的定量分析法及应用 16
2.1.1定量分析法概述 16
2.1.2定量分析法的具体方法及应用 16
2.1.3定量分析法的其他方法 22
2.2感性工学设计的定性分析法及应用 23
2.2.1定性分析法概述 23
2.2.2定性分析法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23
2.2.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交叉使用方法 28
2.3感性工学设计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31
2.3.1产品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 31
2.3.2其他评价方法 31
2.3.3感性工学设计的评价案例 32
第 3章感性工学设计过程 35
3.1感性工学设计过程特点 36
3.2基于感性层面的产品背景研究 37
3.2.1产品概念的选择
3.2.2产品设计背景分析
3.2.3特殊产品的不同设计要求
3.3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认识
3.3.1视觉因素
3.3.2听觉因素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