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9521
出版日期:2025.07.01
印刷日期:2025.07.15
图书责编:付潭蛟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认识社会、确定人生使命和生涯轨迹,如何认识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如何认识自己的天分、情绪和工作模式,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本书在如何科学认识自我方面给出了一套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办法。 本书针对低年级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需要,既可用于高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自学参考书。"
苏文平,女,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外企人力资源经理、兼任北航MBA中心主任等职。从事高校教学30余年、从事生涯教育18年,获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教材课件等。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 自2005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人,2025年创纪录地达到1200万人。高校和社会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共同富裕进程的节奏,关系到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单靠国家政策是无法完全解决的。本质上,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理想就业单位、目标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不匹配。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过去20年来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教研实践与成果,鉴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动态发展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开始,并贯穿本、硕、博的各个求学阶段。 据调研,迷茫是大一新生的常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道路选择多样化以及缺乏规划引导。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有单一的高考目标,但进入大学后却面对大学校园中多元化的目标群,不少同学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本科毕业后面临就业、读研、留学、创业等多种选择,大部分同学在缺乏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引导的情况下,难免随大流,难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近年来,我国的“双一流”大学普遍实施了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方案,地方高校也纷纷效仿,形式多样。这一轮教学改革中,一...
第1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 1
1.1 何谓职业生涯 3
1.2 大学阶段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7
1.3 职业生涯如何规划 16
1.4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 19
1.5 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4
本章小结 28
课后思考 28
第2章 自我认知 29
2.1 自我的内涵 30
2.2 性格类型及其与职业的关系 31
2.3 职业兴趣及其与职业的关系 38
2.4 素质能力与工作胜任力的匹配 46
2.5 个人价值观及其与职业的关系 54
2.6 自我评估 59
本章小结 62
课后思考 62
第3章 探索职场与职业 63
3.1 探索职业世界的重要性 64
3.2 职业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68
3.3 大学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75
3.4 职场的内涵 78
3.5 职业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84
3.6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培养 90
本章小结 93
课后思考 93
第4章 生涯目标与职业决策 94
4.1 职业与生涯目标 95
4.2 生涯目标分解 98
4.3 大学阶段的职业决策 104
4.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制订 118
本章小结 127
课后思考 127
第5章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 128
5.1 大学期间,为进入职场打好基础 129
5.2 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 137
5.3 从优秀大学生到合格职场人 144
本章小结 152
课后思考 152
第6章 生涯规划方案实施之深造篇 15... 查看详情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认识社会、确定人生使命和生涯轨迹,如何认识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如何认识自己的天分、情绪和工作模式,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本书在如何科学认识自我方面给出了一套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办法。